人體微生物 是一個器官?

文/比爾.布萊森  |2024.12.25
38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身體:給擁有者的說明書》,啟明文庫授權使用

文/比爾.布萊森 

2019年初,位在劍橋附近的維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進行了一項僅針對20個人的研究;他們由此發現了105種此前無人知曉的新品種腸道微生物。

以群寄居 數不可估



每個人所擁有的微生物的確切數目會因人而異,而且也會隨著時間改變,這取決於你是嬰幼兒或年長者,你跟誰在何處同床共枕,你是否服用抗生素,與你是胖是瘦等而定。(苗條的人比發福的人擁有更多的腸道微生物;而擁有飢腸轆轆的微生物,至少在某個程度上可以說明瘦子為何會瘦的原因。)

微生物數 因人而異



以上所述,當然只是針對品種的數目而已。就個別的微生物來說,數量則超乎想像,根本無法數算,完全是以兆計起跳。你個人所擁有的微生物的總重量約計3磅,差不多與你的大腦重量相當。已經有學者開始將微生物群相(microbiota)描述成是我們的一個器官。

令人訝異的是,雖然你與我各別擁有幾千種細菌品種,但我們彼此之間卻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的種類相同。而微生物似乎也是個行徑極端嚴厲的管家。估計伴侶親吻,就會導致將近10億隻細菌從一張嘴轉移至另一張嘴,其中還伴隨大約0.7毫克的蛋白質、0.45毫克的鹽、0.7微克的脂肪,與0.2微克的「各種各樣的有機化合物」(亦即,若干食物碎屑)。然而,一旦相擁結束,參與者雙方各自的在地微生物,便會展開某種大掃除的過程;經過短短一天左右,兩造的微生物組成,將會或多或少恢復成雙方未接觸前的原本狀態。

內容節錄自《身體:給擁有者的說明書》,啟明文庫授權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