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自作自受嗎? 探討現代生活型態與過敏的關係

文/泰瑞莎‧麥克菲爾(醫療人類學家與科學作家) |2024.12.21
553觀看次
字級
12歲的大女兒薇歐拉嬰孩時期有溼疹,目前對環境中的花粉過敏。(示意圖)圖/123RF
整體生活型態的改變,可能才是過敏案增加的根本原因。(示意圖)圖/123RF
許多小孩有皮膚過敏的問題,讓父母憂心不已,想找出原因。圖/123RF

文/泰瑞莎‧麥克菲爾(醫療人類學家與科學作家)

許多家有過敏兒的家長都想知道、也擔心孩子為什麼會過敏。他們害怕是自己的生活型態、居家環境或生活習慣導致孩子受苦,而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證據或理由的。

伊莉莎白是個近四十歲的工程師,有三個可愛孩子,但每個都患有某種過敏。十二歲的大女兒薇歐拉嬰孩時期有溼疹,目前對環境中的花粉,食物中的玉米、堅果和花生過敏;三歲的兒子布萊恩嬰孩時期也有溼疹,接著對花生和大麥過敏;五歲的小女兒艾蜜莉亞在嬰孩時期對乳製品過敏,目前只有乳糖不耐症,是三個孩子中過敏最輕微的。

在我聽到伊莉莎白的故事時,她已經對處理孩子們飽受刺激的免疫系統有些心得了,而她對過敏的理解大多來自過去這些年的經驗。另外,她還為家有玉米過敏兒的家長創立了一個支持團體,積極參與教育其他家長關於食物過敏的事 。

伊莉莎白說,這些年來她和其他媽媽已經發展出各種「理論」,解釋為什麼孩子會患有過敏。

過敏兒家長的心情

伊莉莎白的情況是:在薇歐拉和布萊恩還是嬰兒時,都曾因為發高燒而送過急診,而預防起見,兩個孩子都服用了抗生素。伊莉莎白認為抗生素改變了孩子的腸道微生物群,才導致他們食物過敏。她對於自己同意讓兒子布萊恩接受抗生素治療,尤其自責,畢竟已經有了薇歐拉的經驗,她應該要更清楚。

「我到今天還是很後悔,」伊莉莎白說道,「因為我很確信就是這樣,布萊恩才會有腸漏(leaky gut)和一大堆其他的問題。」

伊莉莎白之所以認為,早期接觸抗生素是導致薇歐拉和布萊恩有過敏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過去她的家人從來沒有人患上過敏。

由於孩子過敏的東西太多,伊莉莎白一家的生活大受影響。「我整天光為他們準備食物就忙得團團轉,」她說,「由於信不過別人準備的食物,我們不外食。」兒子布萊恩的過敏最嚴重,他連路都還走不穩時,就已經知道有些食物是危險的。這讓她很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得為布萊恩的過敏負責。

伊莉莎白的故事和罪惡感並不罕見。許多家有過敏兒的父母都想知道、也擔心孩子為什麼會過敏。他們害怕是自己的生活型態、居家環境或生活習慣導致孩子受苦,而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證據或理由的。尤其是孩子患有嚴重溼疹和食物過敏的家長,經常會對自己的過去考古一番,回想看看有沒有任何重複的行為或早期接觸,希望在看起來沒有道理的情況中,找到一點道理。

太乾淨易致過敏?

就像伊莉莎白和支持團體裡的其他媽媽一樣,我和其他民眾討論或談到過敏的成因時,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其中大多跟當今盛行的科學理論多少有些吻合,也都認為環境變遷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二○一八年九月,我針對八百名美國人做了一項具有人口代表性的調查,當中有百分之五十七的人認為環境汙染是過敏的成因,百分之四十八的人認為人造化學物質脫不了干係,並列第三的是氣候變遷和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各有百分之三十八。

直覺告訴我,諸多環境變化,加上現代都市生活的各種壓力,可能是解開過敏發生率為何與日俱增的兩個關鍵。我推測,我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有某個地方出了錯。我之所以很有把握,是因為有很具體的「證據」支持我的理論:在我還沒有搬到人口稠密、烏煙瘴氣的紐約、舊金山和香港之前,我一向健康快樂,沒有過敏。簡而言之,我接受了過去兩百年過敏發生率為什麼不斷上升的理論之一:衛生假說。

衛生假說認為,人們之所以會過敏是因為「過於乾淨」,而在一歲前接觸各種病菌,像是住在農場或擁有眾多兄弟姊妹的大家庭,具有保護作用。支持衛生假說的人認為有點「髒」對我們是好事。根據衛生假說的邏輯,我住在農場上的那些親戚,發生過敏的機率應該要低得多。然而,我打電話去詢問時卻發現,他們的免疫系統受刺激的程度,並不輸給我住在都市裡的那些親人。所以,住在鄉下並非靈丹妙藥。也就是說,衛生假說或許不是過敏之謎的最終答案。

過敏案增加的原因

過去兩百年來我們一直在擔心,過敏其實是某個更嚴重的問題的症狀─—我們正在做或一直在做的某些事,正導致我們的身體遭受刺激、瘙癢、不舒服和生病。這就是所有假說的核心思想,我稱它為「自作自受」的過敏成因理論。

我們幾乎直覺的認為,生活方式上的集體改變正使得我們的過敏愈來愈嚴重,但是這個看法正確嗎?我在訪問過敏專家的時候,要求他們一定要選邊站。許多人認同衛生假說(它依舊是主要理論),不過有些人認為是我們的飲食改變(生產和準備食物的方式改變),影響了我們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而加劇了過敏;還有些人認為,我們每天接觸的各種人造化學物質和塑膠,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受了更多刺激。大家都同意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我們鼻腔、腸道和皮膚的微生物群也占有一席之地。

隨著過敏的元凶從十九世紀的個性神經質和易焦慮,到了二十一世紀換成飲食和微生物群,我們過去兩百多年來的文化和日常習慣也不斷受到審視,因為它們有可能是我們身體愈來愈容易受刺激的原因。總的來說,我們確實應該責怪自己,或者至少部分責怪自己──整體的現代生活型態,很可能是近期過敏案例增加的根本原因。

(摘自《過敏:從成因、診斷、醫療到社會環境,認識當代最大流行病》,行路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