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仲瑩
還是孤家寡人的時候,很常一個人去用餐,總會遇到些奇妙的事。
獨食最煩惱的就是要吃什麼,常常想來想去還是選固定的那幾家店。有一次下班後,想起很久沒吃素食,可能因為外公在世的時候長期持齋,過年返鄉都會聞到素菜特有的味道,所以對於素菜甚至還有些許的懷念……於是,走進了公司附近的素食自助餐。
當天用餐的人不多,稀稀落落的分散坐在各桌,大家都安安靜靜地吃著飯,我夾了三道素菜、點了碗白飯,挑了一個空桌面壁坐下來,像隻犁了一整天農田、精力耗盡的老牛,慢慢地咀嚼著青草。
就在這時候,有一個年約五十的中年婦女,突然拿著餐盤一屁股的在我對面坐下。我嘴巴裡正咬著青菜,瞪大眼睛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應的時候,婦女突然開口說「我想我這分工作是保不住了」,就在我把菜嚥下喉嚨的同時,她已經開始說起那間公司是傳統的家族企業經營模式,而她卻得罪了管事的女主人,工作岌岌可危,而她這把年紀又該何去何從……。
婦人似乎沒有期待聽到我的意見或是回應,所以我也只能嗯嗯的一路附和,直到吃完飯菜,禮貌性地跟婦人說再見。婦人似乎有點失落,本來還想說些什麼半張著口,最後還是閉上嘴對我點了點頭。很多年之後,我還會常常想起她,不知道後來她的工作有保住嗎?
對我來說,一個人走進餐廳吃飯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就算是孤身去吃鐵板燒、涮涮鍋也不覺得孤單寂寞,但是,沒想到竟是在油條豆漿店被暗算了。
某天工作結束又不知道吃什麼好,在路上閒晃時,看到有間晚餐時間還開著的豆漿店,心想趕上班吃不到的早餐,就晚上吃吧。
這間店已經有點歲月的痕跡,不大的店面充斥著豆漿以及煎台油煙的味道,長方形的空間一側是廚房跟出餐區,空著的另一側則面對門口,直列擺上四張折疊桌。入門第一張桌子已入坐一位穿制服、身子瘦高的高中男生,面對著門口用餐,於是我在他後面那張桌子、望著他的背影坐下。
就在我心滿意足吃著豆漿配油條,還外加一份蘿蔔絲餅的時候,高中男生的一大群同學剛好經過門口,一眼就看到那男孩,馬上用超大分貝狂喊:「你怎麼一個人坐在這邊吃東西?」「你看起來好慘喔!」「你是獨居老人唷!」天啊,同學們,可以請你們抬頭看看,後面這桌的我,也是一個人在用餐呀!
等婚後有了小孩,能夠獨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孩子還在襁褓中的那幾年,三餐都要先張羅小孩的餐食,準備奶粉、熱水、食物剪,食材太燙、太辣、太冰、太生都不能吃,用餐後還要處理孩子滿身滿地食物渣。好不容易等孩子大些能帶至餐廳用餐,卻發生砸碎桌上的玻璃水壺、毀壞精美甜食櫃的玻璃拉門等事,自此外食變得壓力山大,必須時時緊盯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時就深深懷念起獨食時,能夠隨心所欲的優雅自在。
然而一家子的用餐也別有樂趣,像是看著孩子把愛吃的食物填鼓腮幫子,像隻可愛極了的倉鼠。或是,有一日全家外出用餐,孩子突然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說看到了無臉鬼坐在窗邊,定睛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個光頭男子把眼鏡推到頭頂,正低頭看著菜單,才會出現無臉鬼的奇妙景象,答案揭曉後,全家笑得人仰馬翻。
然後才察覺,其實不管是恬靜的獨食,或是一家子吵吵鬧鬧的分食,吃的都不僅是盤中飧,而是當下不同心境反應出的況味,各有各的美妙,只要用心品嚐,都是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