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卻低就 爛尾孩淪陸新階層 編譯/潘楠慕 |2024.12.08 語音朗讀 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江蘇省就業博覽會上尋找工作機會的年輕人。圖/法新社AI研究在今年諾貝爾獎出鋒頭。圖/美聯社就業市場供需失衡導致高學歷低就。圖/法新社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哈薩比斯(左)和瓊柏(右)。圖/美聯社大陸2年逾2萬家幼兒園關閉。圖/法新社大陸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圖/美聯社高失業率令許多大陸年輕人未來一片茫然。圖/美聯社亞洲多國都面臨出生率持續降低問題。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中國大陸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正把數百萬大學畢業生推入艱難處境,一些人不得已頂著高學歷接受低薪工作,有的依賴父母的退休金度日,這種現象也造就出一個新階層:「爛尾孩」。類似2021年以來拖累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市場「爛尾樓」現象,「爛尾孩」一詞已成為大陸社群媒體的熱門話題。去年6月大陸約1億名16到24歲的年輕人中,21.3%失業,達到歷史新高,時隔1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即使官方重新調整計算方式,今年7月仍有17.1%青年沒工作,同時,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紀錄,今年有高達1179萬名社會新鮮人,湧入欲振乏力的就業市場。這些年輕人在大陸超級競爭的學術階梯往上爬後,赫然發現,他們辛苦取得的學位,在當前經濟蕭條下卻無法為他們換來理想的工作。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周韻指出,「對於許多大陸大學畢業生來說,過去高等教育學位應許的前景:更好就業機會、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和更光明的生活,現在正變得愈來愈遙不可及」。這些年輕人的選擇有限:降低期待,接受任何能勉強餬口的工作,或者當「全職子女」啃老,靠父母退休金過日子。27歲的曹澤飛(Zephyr Cao,譯音)去年在一流的北京外交學院拿到碩士學位,但是低於預期的薪資,讓他開始懷疑學歷的價值,如今已經放棄找全職工作,回到河北省家鄉。剛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的陳艾瑪(Amada Chen,譯音),原本希望成為質檢員或研究員等,與她所學相符的工作,但是投了超過130份履歷,有回應的大多數是銷售或電子商務相關職位。最後她選擇進入一家國營企業銷售部門,卻在工作僅1個月後就辭職,原因是「有毒的」職場文化,和上司對她不切實際的期望。她說,試用期前15天每天工作12小時,日薪僅60人民幣(約新台幣268元),「我有整整一周,每天都哭」。她現在重新思考職涯規畫,考慮轉行當模特兒。大陸1999年起廣開大學大門,希望培養高學識能力的勞動力,推動正在快速成長的經濟,但是如今具備高學歷的人力已供過於求。大陸教育部旗下期刊6月發表一項研究預估,應屆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將在2034年達到峰值、約1800萬人,人力供過於求的情況,將至少持續到2037年。即使學生的專業符合市場需求,也無法保證前景可期。在北京郵電大學主修人工智慧的大三學生陳壽(Shou Chen,譯音),投了10幾份申請書,仍得不到一個實習機會,導致她還沒畢業,對於就業市場充滿悲觀。她說:「之後可能會更糟,畢竟未來這個領域的人會愈來愈多。」銀髮商機熱 幼兒園轉型養老院從大陸、日本到南韓,亞洲多國都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不過,高齡社會也造就「銀髮經濟」,許多企業已看準這塊市場商機,紛紛調整策略,轉向老年客群,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大陸預計到2035年前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人,為因應人口結構改變,政府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推動發展「適老產業」,企業也隨著調整商業策略。多家居領導地位的乳品公司從生產嬰幼兒奶粉,改為針對老人需求,推出銀髮奶粉;科技公司開發具備健康監測和緊急呼叫功能的銀髮智慧手表。教育和服務業的轉變更顯著。根據大陸教育部數據,2022年和2023年超過2萬所幼兒園關閉,幼教師人數下降5%;相對地,養老院和老年護理中心的數量自2018年以來倍增。在山東經營幼兒園十多年的李冬梅(譯音),因為兒童人數日漸減少,2020年將幼兒園轉型為老年人服務機構,開設歌唱、舞蹈、藝術等課程,甚至教授創作短影音當網紅。日本的情況也類似,預估2070年全國人口將減少約30%,降低到8700萬人,其中每10人中就有4人年齡在65歲以上。為此,尿布製造商大王製紙(Daio Paper)擴大了成人紙尿褲產線,另一家製造商王子控股(Oji Holdings)更停產嬰兒尿布,專注成人市場。日本市場研究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預估,到2027年,日本成人紙尿布市場規模將成長16%,達到989億日圓(約新台幣208億元),嬰兒市場則將萎縮8%。澳洲蒙納許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史鶴凌指出,銀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迫使曾經以兒童和家長為對象的企業動起來,「他們別無選擇」。李冬梅說,銀髮才藝班場場爆滿,「最大的經濟體就是銀髮經濟,比兒童市場更大」。科技巨頭主導 AI研究揚威諾獎今年諾貝爾化學和物理學獎都頒給與人工智慧(AI)技術有關的研究,讓AI在這個學術界最高榮譽舞台出盡鋒頭,但是也引發AI以及科技公司的相關研究,如何在學術領域被認可的討論。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三名得主中,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曾任Google AI研究機構DeepMind共同創辦人,與另一名得主瓊柏(John Jumper)均為AI、機器學習技術專家。物理學獎共同得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也曾在Google擔任研究員,獲獎原因正是在機器學習方面的突破,為今日AI蓬勃發展奠定基礎。雖然獲獎者的努力備受肯定,但是其研究歸入物理和化學獎的做法卻受到爭議。聯合國AI顧問、電腦科學教授霍爾(Dame Wendy Hall)就認為,評審委員會的選擇顯得「有些牽強」。AI在諾獎出鋒頭,也突顯學術界在AI研究領域,難與居主導地位的科技巨頭競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科學教授周以真說,今年諾獎見證AI科技力量,這些研究的突破仰賴龐大運算能力和數據,而這只有少數科技公司有能力提供。麻州本特利大學數學副教授強瑟基薩(Noah Giansiracusa)呼籲增加對公共研究的投資,以減少科技公司的壟斷,因為科技巨頭的研究多半出於追求商業利益,而非科學突破。哈薩比斯指出,AI將帶動跨領域合作;英國巴斯大學人工智慧教授克里斯帝安尼(Nello Cristianini)更直言,AI是科學研究未來的趨勢,未來諾獎得主也將不再局限物理、化學等單一領域,與這些領域的關係會較為鬆散。 前一篇文章 巴基斯坦觀光熱 電力困境加劇 下一篇文章 身體受傷就逆齡 櫛水母竟能返老還童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4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5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6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7【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10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男主內女主外 陸漸接受新趨勢非洲大學生 翻轉外界刻板印象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魚礁搭自主載具 增生物多樣性雞心蛤外殼 發現獨特生技材料星閃新技術加持 大陸火箭發射成本大降 作者其他文章男主內女主外 陸漸接受新趨勢非洲大學生 翻轉外界刻板印象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魚礁搭自主載具 增生物多樣性雞心蛤外殼 發現獨特生技材料星閃新技術加持 大陸火箭發射成本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