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父能量》有些情分無法靠近卻無比珍貴

文/馮以量 |2024.12.08
1186觀看次
字級
作者馮以量 圖/寶瓶文化提供
圖/寶瓶文化提供

文/馮以量

父親外遇而拋家棄子,母親住進精神病院──當年,他三歲。二十多年後,潦倒又重病的父親在走投無路下,回頭找他,而他簡單回覆:「回來吧!我養你。」父子時隔多年的重逢,卻是在安寧病房。身為醫療社工的馮以量,一路陪伴他們,也記錄下感人的故事。



我走進陳爸爸的病房,對他說:「那天你說在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你兒子這麼好的兒子了。你兒子告訴了我背後的故事。」

陳爸爸很努力地壓抑住眼淚,問道:「他還有說什麼嗎?」

「他說他會照顧你直到你……」

我還沒說完,陳爸爸便忍不住流下淚來,翻身過去。

在我眼前,是一個長年缺席的父親,對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扮演過父親的角色而感到羞恥。這眼淚、這翻身道盡一切。在父親最黑暗的時候,兒子給予光亮;在父親最孤單的時候,兒子給予關愛。但是,兒子給出的每一分光亮及關愛,讓這位缺席多年的爸爸更加感到羞恥。

請跟我兒子說,我很謝謝他

後來那段日子,兒子每隔兩周帶著妻小來看父親。有一次我經過走廊時,聽到病房傳出陳爸爸和孫子的笑聲。

三個月後,陳爸爸需要戴氧氣罩維持呼吸。我走進病房,他睜開眼睛看看我,握著我的手:「阿量,我去世之後,麻煩你幫我跟我的兒子說,我很謝謝他。」

「好的。我會代替你告訴你的兒子。」雖然我很感動,但是並沒有打算要他們父子倆當面告別及善別。

在「四道」人生的概念裡,我們常鼓勵病人及家屬要多說:「謝謝你,我愛你,請原諒我,再見了。」

要陳爸爸對兒子說「我愛你」嗎?他拿什麼來愛他的兒子?而兒子如今給予他的每一分關愛都讓他感到更加羞恥。

要陳爸爸對兒子說「請原諒我」嗎?對兒子道歉之後,陳爸爸依然責怪自己是長年缺席的父親。他拿什麼來祈求對方的原諒?

要陳爸爸對兒子說「再見」嗎?說聲再見,會不會太殘忍了呢?他們才剛剛再見不到一年。

所以,那句「謝謝」已經說明了一切。有時候不多說四道人生,反而可以讓雙方不加深內心那一道永遠都找不到答案的傷口。

不是每一段關係都需要和解

當天下午,陳爸爸進入昏迷狀況,兒子及時來送父親最後一程。我對他說:「今天早上,你爸爸指定一定要傳達讓你知道,他很謝謝你……他曾經跟我說,在這世界上,他再也找不到另一個像你這樣好的兒子了。」他的眼淚瞬間掉落,我也忍不住紅了眼睛。

之後,他不說話,我也不說話,讓他透過眼淚來碰觸內心對於剛與爸爸重逢,又被迫要離別的複雜情緒。父子的關係還未開始建立,又要分離了。

當晚七點,護理師打電話跟我說:「陳爸爸去世了。兒子一家人都在,他的狀態很穩定,不需要進一步的支持。」陳爸爸終於完成他的人生功課了。

有些父親由於長年缺席而傷害了孩子,因此到最後,有些父子、父女的關係不是你說要和解就可以和解的。

有些包容並不需要透過言語來說清楚,而且也無法說得清楚。有些寬恕也不一定可以實現,就像這一對父子情,是沒有辦法和解及寬恕的。但是,陳爸爸和兒子在彼此的心中,都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只是在那親子關係裡,有太多讓兒子覺得無法處理的傷痛,所以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解決。只能在心中留給父親一個有分量的位置,不多,但是是有分量的。兒子在心中留給父親這重要、但不多的分量,陳爸爸是可以感覺到的,我想,那就足夠了。

有些情,它就只能這樣淡淡的,無法親密、也無法靠近,但也是無比珍貴的。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