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中醫館長】范永升 堅持大醫精誠的初心 文/記者韓冰玉 |2024.12.01 語音朗讀 4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范永升出診。圖/新華社范永升。圖/新華社浙江名中醫館外景。圖/新華社 文/記者韓冰玉一九九四年,在國醫大師何任的倡導下,集中醫診療、中醫養生、健康促進、學術交流等服務於一體的浙江名中醫館創立。三十年來,浙江名中醫館堅持「促進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繁榮中醫藥學術」的初心,推動浙派中醫傳承發展。今年十月十六日,在浙江名中醫館建館三十周年之際,記者專訪首屆全國名中醫、浙江名中醫館館長范永升,暢談中醫事業三十年來的變與不變。記者:浙江名中醫館建館的背景是什麼樣的?范永升:一九八○年代初期,中醫行業開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在湖南衡陽開的,所以叫衡陽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今後(大陸)中醫藥大學的辦學、辦院的一個方向,比如說突出中醫特色,臨床上注意發揮中醫的優勢等,在這個明確方向的指引下,各地的中醫藥事業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浙江省也是這樣。一九九○年代,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那個時候新的事物不斷地出現,思想觀念各種碰撞,特別是在中醫藥行業中,醫療的多元需求也更加明顯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九九四年何任老先生(國醫大師、浙江名中醫館首任館長)想著應對中醫發展的社會現狀進行探索,比如說把名老中醫聚集起來,發揮一個整體的效應,形成一種品牌優勢,為老百姓的疑難病症提供優質的服務,於是,何老先生就考慮到要建立一個浙江名中醫館,它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以『名中醫』命名的中醫館。培養人才的搖籃記者:浙江名中醫館建館三十年來有哪些具體的成果?范永升: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成果:一是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特別是一些疑難病症。現在浙江名中醫館一年的病人有二十多萬人次,三十年來病人總計也超過五百萬人次。二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在浙江名中醫館學習工作過的醫者,至少二十多位成為了浙江名中醫,比如說何任先生是首屆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我自己是首屆全國名中醫,方劍喬教授、姚新苗教授是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名中醫館的傳承工作室也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注重薪火相傳,醫教研合一,導師在名中醫館出診的時候,學生就跟著一起來學習。三是浙江名中醫館建立了許多分館,如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內的濱江分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新華醫院)內的分館,還有杭州蕭山、湖州吳興都有分館,總共有六、七個,這些分館也在社會上起到了輻射和帶動作用。四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健康諮詢、健康科普。最近幾年來浙江名中醫館開設了名醫大講堂,到現在為止已經開設約三十期,受眾大概超過六萬人次。中醫傳承特色不變記者:三十年來,浙江名中醫館發展中有哪些「變」與「不變」?范永升:所謂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一些診療方式、用藥種類都同過去不一樣了。比如三十年前我們看病的時候,用的是手寫處方,現在都用電腦了;比如針灸、推拿、拔罐等同樣的治療方式,但是器具不一樣了;再比如過去用的是中成藥,或者是湯藥,現在還有顆粒劑,對病人來講又多一種選擇。浙江名中醫館有兩件事是不變的,一是為病人服務、堅持大醫精誠的初心不變,看病的時候都為病人著想,治療的水準、藥品的質量、服務的態度,都要往這方面去考慮。另外是培養人才的傳承模式沒有變,我當年向何老先生學習,現在我的學生又跟著我學習,這種中醫傳承的特色是不變的。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經濟學家】張卓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下一篇文章 唐卡傳承人 嘎瑪德勒 500多名徒弟傳承畫派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 【石雕大師】潘金松 刻刀寫意傳匠心浙江昇華雲峰新材公司董事長 顧水祥 與消費者一起 深耕綠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