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中醫館長】范永升 堅持大醫精誠的初心 文/記者韓冰玉 |2024.12.01 語音朗讀 4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范永升出診。圖/新華社范永升。圖/新華社浙江名中醫館外景。圖/新華社 文/記者韓冰玉一九九四年,在國醫大師何任的倡導下,集中醫診療、中醫養生、健康促進、學術交流等服務於一體的浙江名中醫館創立。三十年來,浙江名中醫館堅持「促進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繁榮中醫藥學術」的初心,推動浙派中醫傳承發展。今年十月十六日,在浙江名中醫館建館三十周年之際,記者專訪首屆全國名中醫、浙江名中醫館館長范永升,暢談中醫事業三十年來的變與不變。記者:浙江名中醫館建館的背景是什麼樣的?范永升:一九八○年代初期,中醫行業開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在湖南衡陽開的,所以叫衡陽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今後(大陸)中醫藥大學的辦學、辦院的一個方向,比如說突出中醫特色,臨床上注意發揮中醫的優勢等,在這個明確方向的指引下,各地的中醫藥事業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浙江省也是這樣。一九九○年代,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那個時候新的事物不斷地出現,思想觀念各種碰撞,特別是在中醫藥行業中,醫療的多元需求也更加明顯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九九四年何任老先生(國醫大師、浙江名中醫館首任館長)想著應對中醫發展的社會現狀進行探索,比如說把名老中醫聚集起來,發揮一個整體的效應,形成一種品牌優勢,為老百姓的疑難病症提供優質的服務,於是,何老先生就考慮到要建立一個浙江名中醫館,它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以『名中醫』命名的中醫館。培養人才的搖籃記者:浙江名中醫館建館三十年來有哪些具體的成果?范永升: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成果:一是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特別是一些疑難病症。現在浙江名中醫館一年的病人有二十多萬人次,三十年來病人總計也超過五百萬人次。二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在浙江名中醫館學習工作過的醫者,至少二十多位成為了浙江名中醫,比如說何任先生是首屆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我自己是首屆全國名中醫,方劍喬教授、姚新苗教授是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名中醫館的傳承工作室也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注重薪火相傳,醫教研合一,導師在名中醫館出診的時候,學生就跟著一起來學習。三是浙江名中醫館建立了許多分館,如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內的濱江分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新華醫院)內的分館,還有杭州蕭山、湖州吳興都有分館,總共有六、七個,這些分館也在社會上起到了輻射和帶動作用。四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健康諮詢、健康科普。最近幾年來浙江名中醫館開設了名醫大講堂,到現在為止已經開設約三十期,受眾大概超過六萬人次。中醫傳承特色不變記者:三十年來,浙江名中醫館發展中有哪些「變」與「不變」?范永升:所謂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一些診療方式、用藥種類都同過去不一樣了。比如三十年前我們看病的時候,用的是手寫處方,現在都用電腦了;比如針灸、推拿、拔罐等同樣的治療方式,但是器具不一樣了;再比如過去用的是中成藥,或者是湯藥,現在還有顆粒劑,對病人來講又多一種選擇。浙江名中醫館有兩件事是不變的,一是為病人服務、堅持大醫精誠的初心不變,看病的時候都為病人著想,治療的水準、藥品的質量、服務的態度,都要往這方面去考慮。另外是培養人才的傳承模式沒有變,我當年向何老先生學習,現在我的學生又跟著我學習,這種中醫傳承的特色是不變的。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經濟學家】張卓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下一篇文章 唐卡傳承人 嘎瑪德勒 500多名徒弟傳承畫派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 作者其他文章 【石雕大師】潘金松 刻刀寫意傳匠心浙江昇華雲峰新材公司董事長 顧水祥 與消費者一起 深耕綠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