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畫家】陳漢煜 傳統藝術是用之不竭的寶藏 文/記者周琳、周杉、王翔 |2024.11.24 語音朗讀 4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漢煜工作室的兩張簡易床。圖/新華社陳漢煜與他的畫作〈招贅婿的千金〉。圖/新華社陳漢煜作品〈被家暴的木匠〉。圖/新華社 文/記者周琳、周杉、王翔一千年前,張擇端將芸芸眾生呈現在畫卷〈清明上河圖〉之上;一千年後,陳漢煜選擇特色鮮明的人物創作故事,改成現代語言風格,把北宋時期的一個個人物從人山人海中「拎」出來,打造了他的北宋「眾生相」。「我把〈清明上河圖〉上的一千餘人畫成盲盒,在宋朝時代背景下,這些沒有名字的人,他們的身上會有什麼故事……」一枝筆、一塊畫板、一間工作室,「九○後」畫家陳漢煜讓〈清明上河圖〉上的人物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故事。有為了生存而裝作盲人的占卜師、跑腿送貨的臨時工、到京城向同鄉求助的貧困父子……自今年三月起,陳漢煜以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為創作靈感,在抖音等短影片平台上推出人物類原創故事的影片,極具特色的畫風┼趣味性的故事,迅速贏得了觀眾喜愛。三分鐘講一個故事,彷彿古代的白話話本,沒有太華麗的語言,也沒有過於驚心動魄的跌宕情節,加上一枝畫筆,一千多年前發生的故事就濃縮進了這一幅幅濃墨重彩的工筆重彩畫中。刻畫人物愛恨情仇二○一七年,還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就讀文物修復專業的陳漢煜,收到了老師交代的一份作業:修復一幅明朝畫作。陳漢煜要為畫中的仕女像「接筆」,將她缺失的面部表情合理想像後畫出來。「她當時應該是什麼樣的心情,會有怎樣的表情?」思考的瞬間,陳漢煜突然意識到,每一幅畫裡的人物,都應該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傳世名作之一,大家好像一直聚焦在張擇端畫得有多麼精巧恢弘,但是少有人關注每個人物的故事。」於是,陳漢煜開始嘗試為〈清明上河圖〉的人物作畫,刻畫他們經歷的愛恨情仇。選擇特色鮮明的人物創作故事,結合大量史料,多次打磨,改成現代語言風格後再構思繪畫……堅持一周一更的陳漢煜開始了寫小傳的創作之路。〈被家暴的木匠〉是陳漢煜「清明上河圖小人物的故事」這一繪畫系列中獲讚最多的作品之一。細節之處的共情力,是陳漢煜影片的「核心競爭力」。〈被家暴的木匠〉這個故事的靈感,源自於北宋時期女性地位較高,很多名人「懼內」的現象。陳漢煜說:「包括〈夢溪筆談〉作者沈括、蘇軾好友陳季常等人,都有『怕老婆』的典故。」〈被家暴的木匠〉的主人公李大壯本是汴京有名的雕花木匠,一次意外跌落汴河,落下了驚風手抖的毛病。他的夫人何東詩(化用自典故「河東獅吼」)為了幫他保住一家的生計,便謊作家暴者,讓人誤以為李大壯手抖是因為被家暴,而非病症,就此留住了家裡的木匠生意。直到何東詩病逝,李大壯宣布不再雕花,這一真相才被眾人得知。無論是〈被家暴的木匠〉,還是〈借錢的父子〉,抑或是〈陌路的兄弟〉……陳漢煜認為大家之所以被感動,它裡面的情感內核是不變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那些值得共情的點,從古至今都不會變。」感謝網路時代機會從四歲開始學畫,陳漢煜的藝術道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美院校考失利、考研一戰失敗、比賽和畫展落選……過去的「失意」並沒有阻礙他努力的步伐。「熬到兩三點都算早的了,甚至第二天早上十點回去都有。三月的上海特別冷,那時我縮在工作室,穿著很厚的衣服,一直畫。」當第一個影片點讚量在抖音平台破二十萬時,陳漢煜忍不住掉了眼淚。「對於藝術創作者而言,活下去本身就是艱難的事。自己的獨特風格,被大家認可更是不容易。」作為一名短影片平台的內容生產者,陳漢煜說,「我覺得這個時代特別好,給了我們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往想走這條路,需要通過參加美展等讓人慢慢認識你,在此過程中收入可能非常低,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條路困難而漫長。」一千年前,張擇端將芸芸眾生呈現在畫卷〈清明上河圖〉之上;一千年後,陳漢煜把北宋時期的一個個人物從人山人海中「拎」出來,打造了他的北宋「眾生相」。對於未來,陳漢煜說:「傳統藝術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想以人物為起點,讓大家以更易懂的方式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 只要敢做,事情就不難 下一篇文章 【評彈演員】戈梽臣 直播評彈轉動命運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