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鼓勵孩子 自主學習

文/林彥佑 |2024.11.22
49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林彥佑

這幾天,大家都知道颱風要來,也做好了許多防颱準備工作,然而,讓我們無法掌握的是,颱風竟然「悠悠哉哉」地來,一口氣耽誤了我們三到四天的學習進度。站在孩子的立場,當然開心,但站在教師的立場,卻著急著自己的課程進度安排。就在此時,部分教育相關的群組,傳來了一些訊息,大致希望教師們不妨利用這段時間,鼓勵孩子自主學習,避免進度落後。

一看到「自主學習」這四個關鍵字,我瞬間回想到這幾年來,我在課堂上,不正大力推動有平板、無平板的自主學習嗎?三年前,我帶孩子做過魚骨圖,讓孩子可以把每一課的課文,用自己的方式,歸納出一個魚骨的架構圖來;我引導前幾課,之後,他們便能掌握精髓,初步完成任務。

兩年前的那個班級,我帶他們進行了包含事實、發現、感受、未來(fact、find、feeling、future)4F的學習策略。我讓孩子讀完一篇新聞後,試著找出新聞的事實是什麼?發現了什麼?讀完之後自己有什麼感受?未來可以怎麼為這個事件努力?有了這樣的引導後,我也試著讓孩子,繼續對不同的文章與新聞,進行學習遷移。

有了前兩屆的經驗,我發現自主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策略,孩子不用過度依賴教師,就可以獨力完成,並且和鄰座一起互動學習。於是這學期,我繼續將教學重點聚焦於自主學習策略,希望孩子可以在離開我的課堂及學校之後,有能力因應無限的學習未來。

這段時間,他們學到了文本閱讀後的大意歸納技巧、KWL策略、自主提問策略。平日的課堂,我也會讓他們實際操作,再經由同儕確認、教師評估,以確保孩子可以完成教師的指派任務。

這學期,孩子因為第一次接觸我的課堂與教學模式,難免不熟悉我的教學風格;然而,經過每一次課堂的練習與實際操作,他們的表現愈來愈好,也會想挑戰不同程度的學習策略。

就在颱風假的這幾天,我思考著,究竟要讓孩子在家,交由父母親管理,或是由我交辦任務,鼓勵孩子自主也自由地完成呢?

我透過雲端介面與群組通知,發布一個單元內容,不強迫孩子完成任務(畢竟有的孩子家裡使用電腦不便,颱風假也許親子有自己的家庭規畫,無預警的假日也不要增加親子的工作,有的家庭需忙著災前預防與災後重建……)。

基於這些原因,我採取鼓勵的方式,若有時間就完成課堂任務。讓我感動的是,班上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可以完成我指派的作業。

看到這樣的成果,我不停反思,究竟是什麼動力,讓孩子願意完成?當時,我和孩子並沒有實際見面,我也沒有強迫完成,只是單純的鼓勵。

我發現,孩子其實有能力自主學習的,當我們指派的任務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時候,他們是想挑戰,也願意完成的,我感受到「學習的自主權」是何等的重要。

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學習釣魚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給孩子魚吃。前者,是孩子擁有策略,哪怕師長不在他身邊,他都能自己完成;後者,雖然短時間可以馬上看到成效,但一旦師長不在旁協助,他該如何完成呢?

我回想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小,我就會煮飯、切菜,所以要我煮一些簡單的東西時,我都還能應對。想想看,如果從小,我的父母就幫我備好三餐,那麼,我怎麼會有烹飪的能力呢?恰如學習,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技巧,亦是如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