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網路謠傳常喝發泡錠,恐會導致腎結石。新北市土城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蕭景中表示,腎結石的成因複雜,發泡錠成分以維生素C為大宗,維生素C對於人體而言,並不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除非是非常大量飲用,才有一點可能性。國人常喝的含糖手搖飲,反而才是增加腎結石機率的飲品。
根據研究顯示,腎結石的患者有八成左右是因「草酸鈣」引起,高草酸的食物如豆腐、蕃薯、綠豆、芥蘭菜、芹菜、菠菜、巧克力、蔬菜湯、番茄湯等。而網路謠傳,發泡錠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其他礦物質,也是容易導致腎結石的食物之一。
蕭景中表示,如果含有高鈣的補充劑,而且長期、大量、過量使用,確實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但是發泡錠鈣的成分恐怕不多,平時偶爾喝,不太可能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除非本身已經是高血鈣的患者,才可能因為喝了發泡錠而大幅增加腎結石的機率。
不過,相較於發泡錠,國人愛喝的含糖手搖飲,其中的「果糖」才是最需要擔心造成腎結石的成分,身體代謝果糖時,容易產生酸性物質,酸性物質在體內作用,會增加尿路結石的可能性。因此,糖尿病、肥胖者發生腎結石的機率都比一般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