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 在體內有什麼作用?

文/檸檬  |2024.11.07
407觀看次
字級
圖/琪琪

文/檸檬 

在我們的身體內部,存在著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關鍵要素」——胃酸。它一方面有著強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給我們帶來諸多困擾,例如引發胃潰瘍與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鹽酸把關 體內健康



在正常情況下,胃酸在體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像一位勤勞的「清道夫」,幫助食物消化、消滅胃內細菌,為腸胃健康把關。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HCI),這是一種強酸,pH值約為1.5~3.5,能提供適合胃蛋白酶作用的酸性環境,同時也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並滅除一些病原體。胃酸液中還含有「鉀離子」(K+)、「鈉離子」(Na+)及胃蛋白酶,這些成分共同協助消化並保護胃部。

然而,當胃酸分泌過多或胃黏膜的防禦機制下降時,問題就來了。這時候,胃酸就像是失控的「破壞王」,不斷侵蝕胃黏膜。這個過程像一場「攻防戰」,胃酸與胃蛋白酶組成的「攻擊方」與胃黏膜的「防禦軍」之間,當攻擊超過防禦能力時,胃潰瘍便悄悄產生。

一旦胃潰瘍出現,醫學方面指出,患者會感到各種不適,像是反酸、燒心、上腹痛、上腹脹、噁心、嘔吐等。如果情況嚴重,還可能讓人擔心的情況,出現便血或嘔吐血。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控制胃酸是關鍵。可以使用抑酸藥物,用途是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對潰瘍的傷害。同時,搭配黏膜保護劑,為潰瘍面穿上「防護甲」,避免胃酸的二次侵襲。

食物逆流 堵住喉嚨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內的內容物反流至食道,其中胃酸是主要成分之一。正常情況下,胃酸會停留在胃中,幫助消化食物。然而,當胃食道逆流發生時,胃酸便會隨著胃內容物一起逆流到食道。由於食道黏膜不像胃黏膜那樣具有抵禦胃酸的能力,胃酸會刺激食道,導致反酸、燒心、胸痛等不適症狀。

胃酸分泌過多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原因之一。多種因素可能引發胃酸分泌過多,例如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過大、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經常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或大量飲酒)、某些藥物的刺激,以及胃部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當胃酸過度分泌時,胃內壓力增加,容易突破下食道括約肌的防禦,進而引發胃內容物的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表現多樣。其中最為典型的症狀是逆流及燒心,會讓人感覺有一股熱流從胃部向上穿過食道,湧至喉嚨,常常令人極為難受。此外,還可能出現胸痛、噯氣、上腹痛等症狀。更嚴重的是,胃食道逆流還有可能引發咳嗽、鼻竇炎、中耳炎或者哮喘等病症。

過猶不及 平衡為要



相反,胃酸不足同樣會引發一系列症狀。 消化不良,會感覺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進而出現腹脹、不適,甚至噁心等情況。 食欲減退,對食物的興趣明顯降低,長此以往可能導致體重下降。 營養吸收不良,由於胃酸不足,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B12、鐵等)難以被充分吸收。 可能出現腹瀉或便祕,消化系統功能受影響後,排便會變得不規律。 口腔問題,口腔內細菌增多,容易導致口臭或者牙齒出現問題。 會產生疲勞感,因為營養吸收不良,人可能會感到疲倦或者無力等等。

胃酸,充分印證了「過猶不及」這個道理,在生活中,無論何事,平衡才是關鍵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