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ure到Care 余尚儒醫師 引進日本在宅醫療觀

文/楊寧茵(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等 |2024.10.19
561觀看次
字級
在宅醫療是「支援本人在家生活到最後的健康照護手段」。圖/123RF
余尚儒醫師出診。圖/余尚儒醫師提供
開著行動出診車,廟口或穿堂都可以是診間。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楊寧茵(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等

台灣各界近年來致力推廣的「共生社區」概念主要來自日本,「在宅醫療」的觀念也是,而余尚儒醫師則是把這兩個觀念引進到台灣的關鍵人物。他認為,要實現在地安老,需以共生社區為藍圖,因此在宅醫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一七年余尚儒帶著日籍妻子和兩個兒子從家鄉嘉義搬到台東都蘭,創建都蘭診所,是台灣第一家以「在宅醫療」為核心服務的診所,並以這個台東小鎮為發動地,開始了在宅醫療在台灣的寧靜革命。

什麼是在宅醫療?

要了解在宅醫療是什麼,「社會創新平台」網站上提供了一段簡短直接的說明:「支援本人在家生活到最後的健康照護手段」。主要的概念是「把服務送到家中,它結合醫療和長照各種專業人員、協調大醫院和基層社區診所,讓病人出院之後,可以得到適切照顧。日本推動在宅醫療後,減少社區內病人往來醫院住院的次數,降低瀕臨臨終階段的無效醫療,進而降低總醫療費用支出。」

很多人把日本的在宅醫療形容成「往診」,就像台灣早期醫生會騎著腳踏車去家戶中看診一樣。的確,兩者的概念非常類似,醫生都需要走出診間,走進患者家中,提供一個以患者為中心,以療護(care)為主,而非治癒(cure)為主的醫療方案。

余尚儒進一步指出,其實在宅醫療和醫院的急性醫療並不衝突,他們也不否定治癒導向的急性醫療的重要性。「只是,當社會上有愈來愈多高齡長壽的長輩,大多數時間困擾他們的是各種慢性疾病、重大傷病以及不可逆的失能,大多無法被治癒,因此,我們對高齡者的醫療觀念必須翻轉,從以治癒(cure)為主轉變為以療護(care)為主。以長輩為中心,建立以生活支援為主的醫護方式,促成社區中多專業之間的合作。醫師不再是照護系統中的唯一指揮者,以生活支援為主的照護過程更需要專業之間的合作。」

在宅醫療vs.診所

為了推廣在宅醫療和在家善終可行的觀念,余尚儒引進日本電影《回家》,劇中男主角是在大都會醫院任職的「精英醫生」,因為在家鄉擔任小鎮醫生的父親忽然生病而回家支援,沒想到卻因此意外重啟他的醫療人生。

透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在宅醫療診所和一般診所最大的不同有兩個:一個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跨專業人員的聯繫,從醫生、居家護理師、居服員、物理治療師或其他相關治療師到家庭照顧者等,一起討論、達成共識,以防有各行其是、資源重複,而見樹不見林的狀況;另外就是社區裡各種社會性的非醫療資源串接,目的在增強客戶的社會連結,並藉此提升其每天生活的想望和品質。

畢竟,生活和照顧的比例應該是「二十三:一」,這來自比利時一個長照機構的實證研究。他們發現:即便是罹患重症需要很多照顧的人,其接受照顧的總時數加起來也只占一天二十四小時中的一小時,其他的二十三小時都與照顧無關,因此如何讓這二十三小時充滿生活感,讓這照顧的一小時能夠成為輔助好好生活的重要利器,而不只是講求續命,便是在宅醫療的重要追求。

余尚儒說,擁有一個場域不管是對推動在宅醫療或共生社區都很有幫助,「但不需要太過拘泥」。因此,都蘭診所的診間幾乎無所不在,只要有醫師和行動出診車的地方就是診間,而醫療巡迴點也自動成為最佳的共生社區場域。診所附近的協天宮廟埕,附近有衛福部的日間照顧中心、原民會的文健站、都蘭村衛生室,還有教會,本身就融合了各方資源,是最佳的共生社區場域,都蘭共生祭選在這裡舉辦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讓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

從任職嘉義基督教醫院時期,到創辦都蘭診所,余尚儒和他的團隊一直都走在時代的最前端,用最落地的方式去實驗如何讓「醫療手段」成為社區居民活到人生最後的幸福推手,而不是讓臨終充滿痛苦的劊子手。

「醫療和長照一定要充分整合才行,這點在社區的場域中更加重要。不管是去醫院看醫生,還是醫生到家裡來,時間都非常有限,其他的時間還是回歸到各種非醫療資源的支援,包括家庭、鄰居和社區中各式各樣的資源。」因此,為了讓醫療可以更好地銜接後續的長照居家服務,余尚儒和家屬們成立了「都蘭診所陪你回家協會」。

余尚儒的賢內助五十嵐祐紀子是他投身在宅醫療和共生社區推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我很喜歡人稱「醫師娘」的祐紀子分享的一個小故事:

「在我們照顧的長輩中有一位輕微失智的原住民奶奶,平常見到她總是不說話,兩眼無神,好像什麼事都引不起她的興趣。我問她有沒有想要做的事情,她看著我說:『我想要回家。』她說的家是她的娘家,我們以為那個家很遠,但其實只是在隔壁的山頭而已。

「因此我們決定替她圓夢:帶她回家。當我們告訴她我們決定哪一天要帶她回家時,她整個人都活起來了……回到老家的村莊,看到許久不見的族人和親友,她更加高興,一群老朋友手拉手就開始唱起原民歌謠!當時在場的每個人都好感動,連她的孩子都說從來沒有看過媽媽的這一面!他們原本都以為媽媽已經不行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家」真的是陪伴一個人好好生活到最後、最重要的場域。這個「家」,狹義上是指我們生活的住宅和身邊的家人,廣義的定義其實就是我們所屬的社區。因此在社區中建構可以支持每個人感到自在安心、活出自我、有尊嚴地生活到最後的體系,就是在宅醫療和共生社區最重要的意義。余尚儒和他的團隊,正透過都蘭診所和陪你回家協會讓醫療與長照體系無縫接軌,用更多的實證與經驗,寫出屬於台灣自己的在宅醫療和共生社區故事。(摘自《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