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圍台軍事演習十四日凌晨開始,兩岸緊張情勢瞬間推高;在十三小時後,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演習結束。一般認為本次演習規模較五月為小,但目的性更為精準,是點到為止,其背後應該有美中台三方斡旋控管的痕跡。
賴清德總統十月十日發表雙十國慶演講,雖然仍提出所謂的「新兩國論」,重申兩岸互不隸屬,但他也呼籲與對岸在氣候變遷、公衛防疫,以及區域和平三個領域合作。特別的是,賴總統罕見的將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的歷史與遷台後的歷史相銜接,這與過去獨派只談在台灣七十五年的「斷代史」相異。
因為幾天前,賴總統在國慶晚會中才因為「祖國論」引發國內爭議,認為在國慶場合提此說法,非著眼於全民團結,卻是對國族認同的區分。國內外因此更關注賴總統在國慶日的演講內容,是走向緊張或是緩和。
賴總統十日的演說與他過去的言論,可說是跳躍式的歷史觀,在面對獨派民眾,他從不提中華民國,更遑論民國一百一十三年歷史;但在他第一次的國慶演說裡,卻巧妙連結革命先賢先烈與台灣的民主運動,讓選民各取所需,各自解讀。
據信賴總統的講稿是讓美方看過的,所以在他演說後,美國國務院定調為聚焦內政的例行演講,稱中共沒有理由為此舉行軍事演習,美國也信守與中方的「一個中國」政策。北京依例,稱此為台獨的「新兩國論」論述,中方堅決反對。
由此透露兩點訊息,一是美國打了預防針,要北京不要輕舉妄動,並降低賴總統演講的重要性;二是美國早有情報中方準備軍演,力圖管控。
對北京,無論賴總統的論述再如何圓緩,中共都不可能接受,制式的反應和軍演的規模,就成了必走的劇本,這趟套路必須走完。
解放軍東部戰區在三天後宣布圍台軍演,只宣布開始時間,卻沒有結束時間;雖畫定了區域,但沒有禁止海空交通,顯示並沒有火砲射擊項目。
共軍畫定六個軍演區域都是遏制台灣出入的要道,擺明解放軍具有封鎖台灣的能力,台灣軍力出不去,外國援軍進不來。這一點,海軍司令唐華日前接受外國媒體專訪時,即承認共軍只要有意願,隨時可以封鎖台灣,由此觀之,似早有情報,預先鋪陳。
其次,「聯合利劍─二○二四B」軍演特別將海警艦艇編了四隊巡航台灣周圍,這應該是最令人擔心的將台灣周邊「內海化」,這是北京向來的主張,透過軍演對外宣示執行,這不僅是打軍事戰,更是打法律戰,台北對此目前也是無解。
解放軍一天「閃電式」的圍台軍演,出動機艦創下紀錄,台灣人民對共軍軍演可能早已麻痺,但若仔細看其實力展示,恐不容掉以輕心。美國正值大選,又被中東及俄烏戰局搞得左支右絀,加上南北韓情勢也蠢蠢欲動,絕對不會樂見台海此時再來生事。
論強度,聯合利劍二次圍台軍演遠比不上二○二二年的軍演;論規模,此次軍演也比不上五月聯合利劍一次軍演。但利劍二次軍演對台灣更加逼近,主題的清晰度也甚於以往。
展望未來三年,民進黨主政下兩岸關係不太可能期待回暖,美國大選結果未知,但不論是民主黨的賀錦麗或共和黨的川普上台,美國都是自顧不暇的局面。內外情勢凶險,除了祝願台灣人民自求多福之外,執政者是否能有處理兩岸關係的智慧與仁心,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