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學佛與求法 佛陀的教育法 4-1

文/星雲大師 |2024.10.08
394觀看次
字級
佛陀善於觀機逗教,以身作則,教育眾生不分貧富貴賤,不擇智愚利鈍,以善巧方便教導眾生將身口意導歸於正確、和諧、圓滿,從而改心換性,過一個健康、自在、快樂的人生。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提供

文/星雲大師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種種無上法音,千餘年來傳衍不絕。佛陀說法方便自在,他的教育法門很多,教育方法尤其深妙,有時候,以種種神通種種變化說法;有時候,六根互用,揚眉瞬目、舉手投足,說法傳心。一花一葉,在別人只是植物草本,在佛陀卻是清淨圓明的化身;山風海雨,在世人也不過天象氣候,在佛陀卻是究竟菩提的境界。

對佛陀來說,世間萬象無一不是悟道法門;佛陀的教育法是說不盡、言無涯的。

佛陀眾多的教育方法中,常應不同根機而說法。比方,對婦女說婦女法,對兒童說兒童法,對欲望重的人說喜捨法,對脾氣性情不好的人說慈悲法。

佛陀所證悟的法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自己享受真理的法樂;一種是他受用,是讓他人也霑沐佛法的喜樂,能夠心靈曠達,精神昇華,使人生更加圓滿。這也是佛陀的教育法之一。以下列舉四種教育法:

一、佛陀如何說老人法

年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段歷程,佛教對於老人的問題很重視。佛陀教導我們如何尊敬老人,以及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待遇。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一次,他帶著僧團到另一個道場布教,有些年輕的比丘修持不夠,一個個拿著臥具搶睡覺的位置,這個搶,那個挑,最後能睡的地方都被年輕人占滿了,年高德劭的舍利弗反而沒有地方過夜,只好在屋外一棵樹下打坐。佛陀知道以後,便集合僧團大眾,向大家開示:

「過去久遠劫前,鷓鴣、猿猴、大象三個朋友,彼此相爭不讓,結果反而誰也得不到什麼。後來,他們覺悟到『佛法在恭敬中求』,決定推選一位年齡智慧最高的長者,尊敬他的判斷,依他的教誡修行。這一來,紛爭的亂局為之改觀:鷓鴣不能吃的食物,猿猴可以吃;猿猴用不著的東西,可以給大象用。三個朋友互通有無,相扶相讓,彼此反而更富足了。

所以我的教法中,沒有高下階級的分別,但也不能罔視長幼的禮教。大家對法臘高的長老一定要恭敬奉事,誠懇的禮拜、迎禮、合掌,因為他們在學佛道路上,跋涉過千萬的水火風霜,可以給你們經驗傳授,是教法的象徵,所以要供養長老最好的床座、最好的水、最好的飲食。」

長者、長老,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說:「我今謂長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業,分別於正行。設有年幼少,諸根無漏缺,正謂名長老,分別正法行。」意思是,長者不必以年耆,也就是不完全以年高認定長者,而是以戒德為準。換句話說,一個出家人的道德、戒臘很高,就算是長者、長老。

長老應該具備什麼道德呢?《法華經文句》卷五有所謂「長老十德」:



1.姓貴:出身德行清淨恭謹的貴族,而且又是佛教家庭,世代虔奉佛法,真正依教行持的佛弟子。

2.位高:身居高位,心性柔和忍辱,能慈心愛護體恤下屬,而不以權位欺凌人。

3.大富:具備世間、出世間種種功德法財,能以歡喜心布施,濟拔眾生身心遠離困乏怖畏。

4.威猛:心能降伏種種惡念,身行威儀莊嚴,受人敬重。

5.智深:除威儀能攝眾,智慧的善巧方便外,更能度化千差萬別、剛強頑冥的眾生,引導出離迷妄深陷的境界。

6.年耆:平易親切,言行足堪為年輕後輩的模範者。

7.行淨:身、語、意三業都清清淨淨。

8.禮備:舉手投足都合乎世間、出世間的儀禮,胸懷曠達,能容人容物。

9.上歎:一切行為殊勝,讓上位的人讚歎。

10.下歸:一個長老要能以德服人,讓下位的人也能心悅誠服。



具備了「長老十德」,才有資格接受長老應有的供養。

長老、長者,應受什麼供養?據《法華經‧法師品》記載,有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十種供養,或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養。對於老人、父母、師長、三寶,則應該以清淨身、口、意三業來供養,表示崇高的敬意。

所謂身供養,就是不時地讓老人家感覺到你的舉止行動,舉凡站的位置、坐的動作等等,都是很尊重他。口供養,是時時讚美對方的慈悲和道德。意供養,是心存敬意,「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尊敬老人家,我們的兒孫輩們耳濡目染,將來也自然會尊敬我們。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尊崇老人的意義:

佛陀時代,波羅奈國的國王下了一道慘無人性的命令:「家中不准養有老人,不從者,滿門抄斬。」

波羅奈王認為:老人是多餘的,既不能做事又浪費米糧,如果省下一個老人的米糧,來養活一個幼兒,不是更有意義?在這樣荒謬的「經濟政策」下,波羅奈國觸目皆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再也看不到一個老人。

有一位孝順的年輕人,不忍心把老父親流放山林,便瞞著親友鄰居,暗中把父親藏在地窖中,讓年老的父親日日閱讀佛經,聊慰餘年。

鄰國看不慣波羅奈國這種慘無人道的作風,下了一封挑戰書,要波羅奈國國王回答兩個問題,如果三天內答不出,就興兵征伐。這兩個問題是:



1.世間上什麼生命最長久?

2.世間上什麼東西最寶貴?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