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3種感測器 讓民眾安全獲更多保障 智慧海底電纜 偵測地震、海嘯

編譯/韋士塔 |2024.09.21
529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打造智慧光纖電纜,可傳輸數據並偵測海嘯、地震。圖/美聯社、法新社
地震及海嘯造成重大災害,卻不易應對。圖/美聯社、法新社
海嘯對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傷害。圖/美聯社、法新社
加裝感測器的海底電纜,可協助監控海底環境變化。圖/美聯社、法新社
電信公司每年鋪設逾5萬公里的海底光纖電纜。圖/美聯社、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地震、海嘯以及全球暖化,對全球各地民眾的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最棘手的是,這些自然災難不易提前察覺,只能被動因應;不過,科學家發現鋪設範圍非常遼闊的海底電纜,可能成為偵測地震、海嘯以及追蹤氣候變遷的工具,若能廣泛採用,將可保護更多地區,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也有助制定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

葡萄牙在1755年11月1日遭遇強震襲擊,里斯本許多建築崩塌並引發火災,隨之而來的海嘯更吞沒港口,導致數萬人喪生。許多葡萄牙民眾對這場災難記憶猶新,也讓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位於北美、歐亞大陸及非洲板塊交匯處的威脅。

為了盡可能提前偵測地震,葡萄牙準備簽署一項協議,耗資1.5億歐元(約新台幣55億元)建造一條全長3700公里的光纖電纜,穿過大西洋海底到達馬德拉群島與亞速爾群島。

這條「智慧光纖電纜」的特別之處是加裝了感測器,除了原有的網路數據傳輸功能,還可偵測周遭海域以及海底的狀態。當局表示,海底電纜能從源頭直接偵測海嘯波,里斯本民眾可以在海嘯來襲前半小時收到警訊。

地球物理學家表示,過去十多年來他們持續推動電信業者把智慧光纖電纜應用於地震及海嘯偵測;研究人員指出,只要增加10%~20%成本,就能把3種感測器(海底地表活動、水壓、溫度)安裝在海底電纜的轉發器內。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地球物理學家洛威(Charlotte Rowe)表示:「電信業者遲遲不願加裝感測器,但最近情況已經好轉。」

除了葡萄牙的新電纜,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和萬那杜(Vanuatu)也在今年初簽署協議,將在兩國間鋪設長達375公里的海底智慧光纖電纜。

2023年12月,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與火山研究所(INGV)的研究人員在西西里島以東的地中海鋪設智慧電纜,監測埃特納火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正考慮透過在南極洲與紐西蘭之間鋪設智慧電纜,歐洲一些機構正研議設置連結歐洲與日本的海底電纜。

研究人員指出,智慧電纜能夠偵測海洋下的地震,且成本相對低廉;目前用於偵測的海底地震儀成本昂貴,使用壽命較短,且無法即時傳輸資料;讓智慧電纜添加感測功能,不僅解決感測器運作所需電力的問題,也能即時傳輸數據;此外,智慧電纜鋪設完成後,幾乎不需維修。

智慧海底電纜的倡議最初在2010年由雪梨大學海洋學家提出,隨後獲得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關注,並成立工作小組推動這個構想。

電信業者起初的意願不高,原因是安裝感測器可能使原本已相當複雜的電纜鋪設作業更棘手,但隨著愈來愈多國家要求電纜智慧化,智慧光纖電纜將愈來愈普及,有助追蹤氣候變遷、大規模洋流變化,更重要的是提早偵測地震與海嘯,讓民眾生活獲得更多保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