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果 台灣六○年代零嘴 文/吳一忠 |2023.10.15 語音朗讀 28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龍珠果熟果 圖/吳一忠龍珠果與葉 圖/吳一忠龍珠果實 圖/吳一忠龍珠果的花 圖/吳一忠 文/吳一忠假日回農村鄉下,在庭院前發現幾株攀藤植物,是兒時年幼貧困時的零嘴,生長在荒郊野地,現在幾乎看不見了,隨手摘了幾顆入嘴,兒時回憶湧現,卻已忘記名字,請教當地耆老,因為形狀顏色似狗屎,味道怪異,被戲稱為狗屎瓜。猶記得六○年代,天色微明走路上學,黃昏日落漫步回家,踽踽獨行於圳道旁,兩旁開滿這種植物,因為外殼被壓破時會發出聲音,當時都戲稱為「ㄆ一 ㄆㄛ啊」。隨著時代進步,昔日的小徑舖上水泥樁,戲水的堤防加蓋,布置景觀木椅,成了居民休憩之所,令人倍覺惆悵。拍照後蒐尋圖鑑,得知名叫龍珠果,學名毛西番蓮。別名龍鬚果、龍珠草、野仙桃、龍爪珠、毛蛉兒、神仙果、番瓜子……等。原產於西印度群島,是一種草質藤本。也是食蟲植物,植株具有一股臭味,夏末初秋結果。種植很簡單,找個適當的花盆,土質鬆軟排水佳,就會長得茂盛。龍珠果屬於野果,花托在生長期間,會分泌特殊香味的黏液,小昆蟲聞到前來就被粘住,隨後被消化掉。外面被一層薄外衣所包覆,果實為漿果,圓形或長圓形,未熟是青綠色,味道似百香果,成熟後呈黃色,反倒沒有甜味,迥異於一般果實,非常奇特。龍珠果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C和果膠,性平味甘可生食,某些甜點或法式料理會搭配點綴。全株皆可入藥,可解酒、滋潤止咳,口乾舌燥吃上幾粒,有助紓緩不適,葉子晒乾可泡茶,還有消腫、解毒,治療疥瘡、腳潰傷作用,亦可製造化妝品,對肌膚有很大的好處。抱著懷舊的心,買了2株種在門前,不多時長出羽狀柔毛的葉片,順著鐵架往上攀爬,開出白紅色的花朵,和包覆薄外衣的果實,不但遮陽擋日,避暑降溫,當作觀賞用綠化環境,鮮豔色彩增添生氣,果實酸甜可口,還是天然的捕蟲器,可說是一舉數得。 前一篇文章 【草木堪為友】滿樹果莢的大葉合歡 下一篇文章 【挪威花間集】老鸛草家族的 漢葒魚腥草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天然維生素 紅棗豆中之王 楊桃豆山羌奇緣 野外遇驚喜【大地丰采】浪漫黃金雨 阿勃勒之美滋補珍寶 蓮藕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