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養生運動「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近年來大受歡迎,但醫師提醒,超慢跑並非人人都適合,如患有足底筋膜炎、有膝蓋、腳踝、關節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議先諮詢醫師意見,再開始練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任程威銘說,超慢跑是以類似「原地跑步」方式來運動,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但是,「超慢跑」並非如字面上的「慢」,而是有一定的節奏與速度要求。
「運動都是先求有再求好,能找到一個適合的運動,且能維持這個習慣,基本上都是好事。」程威銘舉例,例如打球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那就必須長期且反覆的練習與琢磨技術;但跑步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動作」,因此,不論是到公園緩慢跑步,或在家超慢跑,與其他運動比起來,確實都較為溫和。儘管如此,運動前的熱身與運動後的伸展,一樣要能做到,才可避免傷害。
程威銘指出,超慢跑看似簡單,細節更需要留意,從暖身與伸展、速度節奏、跑步姿勢到穿著的鞋襪等,更重要是留意自己的體能狀態;程威銘建議,剛開始可以從「原地踏步」開始,慢慢調配自己的速度與節奏,找到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