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大信 奉獻三分之一的人生

文/陳清貴 |2024.09.07
815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3輛惜食分享車全部投入物資運送,將食物箱輸送到各社福中心或宅配、郵寄。圖/邱大信提供
邱大信(前排左1)帶著教會青年一起送麵包等物資到里長服務處轉贈給弱勢家庭。圖/邱大信提供
邱大信(右2)親自帶著食物銀行物資到案家關懷。圖/邱大信提供
邱大信用自製的管子接水喝,完成自行車環島募款。圖/邱大信提供
1919愛走動環台車隊行經花東縱谷平原。 圖/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
疫情期間,邱大信到1919食物銀行八里倉庫幫忙整理食物箱,再寄送給弱勢案家。圖/邱大信提供
2020年,邱大信(左1)第3次參加1919愛走動環台募款車隊,竟然恢復因癌症而失去20年的唾液。圖/黃睿慈
活在喜樂中的邱大信和太太(右1)及兩個女兒。圖/邱大信提供

文/陳清貴

信奉「三分之一人生哲學」的邱大信,前半生是業績驚人的銀行主管,但伴隨著的,竟是太太洗腎、自己罹癌。49歲那年,他跟隨教會出國服務,決心從工作崗位退休,陸續成立多個社團,有效率、不落空的推動急難家庭救助,竟奇蹟式的重獲健康……



社團法人新北市讓愛走動關懷協會理事長邱大信,49歲那年從人人稱羨的銀行協理退休下來,希望運用有用之身,將後半生奉獻於為社會弱勢者服務。一路走來,充滿了各種傳奇。

「如果賺了全世界而失去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只有高商學歷的邱大信,年輕時從公營行庫小行員,一路努力打拚成為銀行經理、協理,遊刃有餘的帶領一群滿口英語的EMBA與大學學歷主管,將原本業績墊底的分行,半年內就衝高為全國第一。

留有用之身奉獻他人

49歲那年,正當事業輝煌之際,他隨著教會短宣隊去到貧困國家服事,看見更有需要的人,內心突然有個聲音告訴他:「是時候了」,便毫不遲疑申請從銀行協理的職位退休,決心獻身於兒少老障的社會服務和教會事工。

然而之所以能體悟「三分之一的人生」這層道理,讓他明白:「扣除工作、睡眠各8小時,人生的另外8小時,應該要做有意義的事。」邱大信曾付出極大的代價。

曾為了工作失去健康

曾經,邱大信埋首於工作與應酬,經常為了陪客戶打球而忽略家庭、忽略健康,直到太太生病洗腎、自己也罹患鼻咽癌,才澈悟人生的價值和重心,是留健康有用之身,儘量做有益於世的事。

由於家族深信代代相傳的詛咒:「姓邱的不能跟姓陳的結婚,勉強結婚一定會出事!」當年邱大信力排眾議要娶另一半陳珊蓉時,家族人都不看好,鐵齒的邱大信和太太結婚後,歷經8年漫長求子路,求神算命,嘗盡各種平安符和民間偏方,始終沒有好消息。

生命中出現多次奇蹟

太太此時開始參加教會活動,邱大信非常反對,常擺臉色、摔破碗盤表達不滿,偶爾還會出言不遜貶損教義,直到有一次和太太一起去教會聽牧師講道,昏沉入睡之際聽到牧師提及:「今天在座有結婚多年沒有孩子的,我懇求上帝給他孩子。」邱大信突然受到聖靈感動,淚流滿面說:「我不認識祢,如果祢給我孩子,我今生今世一定相信祢。」

3個月後,陳珊蓉懷孕了,邱大信卻剛硬的認為「是自己積了許多陰德」之故。沒想到孩子出生後15天突然便血,情況反反復復極不樂觀,連醫生也暗示他們「可以準備一些東西了」,看著探視教友虔誠祈禱,邱大信無助流淚,內心默默想著:「這時候,也只能信靠耶穌了。」就這麼一個信念,孩子竟然否極泰來,逐漸康復。

邱大信和太太,終於先後成為基督徒。幾年後,妻子冒著高齡產子的危險生下第二胎,因而併發腎衰竭開始洗腎,兩個月後,邱大信發現自己蠟燭兩頭燒,竟然也得了鼻咽癌。

意外獲2倍退休金支持

看著兩名幼女,感受生命威脅,夫妻倆時常抱著對方哭泣,靠著讀聖經安頓心中恐慌。一天夜裡邱大信突然做夢,感應到「自己會被治癒,因為上帝要我去安慰同樣受苦的人!」太太後來得以換腎,也是夢中得到啟示,醒來立刻寫信給台大醫院,隔沒多久,太太就等到有人捐腎的好消息。

一再發生的奇蹟,讓邱大信對生命及家庭有了深刻體認,對基督信仰也變得堅定。他決定向公司申請提前退休,人事單位警告他「可能沒有退休金喔」,他親筆寫了封信給董事長,引用聖經之言,表明「餘生要到教會服務,奉獻給弱勢家庭。」沒想到董事長不僅批可,還給了2倍的退休金外加每年的健檢費,讓他無後顧之憂盡情付出。

食物銀行且讓愛走動

退休後,邱大信利用位在蘆洲區三民路26巷內的教會,成立「新北市讓愛走動關懷協會」,後來又成立「33銀髮俱樂部」,更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合作支持下,成立「1919食物銀行」,開始全面性照顧服務弱勢家庭。

對於失親家庭的孩子,他找老師來加強課業輔導;對於獨居老人,他到家裡幫忙洗澡送餐;帶著志工到護理之家,利用筷子自製拍打器,到老人院教跳健美操兼穴道按摩;甚至到監獄裡去服務,並幫往生家庭辦追思禮拜,參與颱風救災更不落人後……

唾液腺功能得幸恢復

在食物銀行的運作上,邱大信給每個弱勢家庭每月基本500點(元),多一個人再加300點,有時一罐奶粉就要700元,他刻意標350點,「否則點數一下就用完了」。

為了幫協會籌募協助弱勢家庭經費,他經常參加單車環台募款活動,平均每次約能募得新台幣100萬元。「我罹癌接受化療後,喪失了唾液腺功能,經常口乾舌燥,家人擔心我的身體,每次單車環台都要背著2公斤的水袋,以便騎車途中隨時喝水補充……」神奇的是,在罹癌20多年後,他的唾液腺竟再度恢復功能,讓他欣喜分享「喜樂就是良藥」、「施比受更有福」。



深信喜樂就是良藥

邱大信如今只要能助人,總是樂此不疲。

邱大信說,有一回他為訪視個案,爬到5樓頂正氣喘吁吁,沒想到屋內從床上滾下一位媽媽,衝上來拉著他大哭。原來是放寒假了,孩子無法再從學校帶吃剩的營養午餐回來當晚餐,這位媽媽已經好幾天都吃不飽了……

邱大信本來只帶一份物資包,看到這個情況,回到協會取貨,再次爬上5樓頂,將剩下的幾份送去給這位媽媽。

在服務過程中,最讓邱大信開心的,是看到服務個案的改變,像有位媳婦在家裡常被婆婆罵,寧願跟著義工到機構幫長輩餵飯,也不想待在家裡。邱大信教她改變心態,把「餵婆婆吃飯」當成是在「服務機構長輩」一樣,果然一段日子後,婆婆不再罵她了,還直誇她孝順,媳婦樂得在教會分享。

從邱大信的生命故事裡,可以感受到充滿力量的熱血、慈愛與喜樂,雖然他的身體曾罹癌化療,卻因為忙著服務他人,忘記自己肉體的疼痛,甚至在付出中帶著感恩,不但「讓愛走出去」,也讓各種援助不浪費、不延誤、不空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