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覺知】從日常觀察,培養自我覺察

文/王旭亞  |2024.09.01
707觀看次
字級
圖/幸福文化提供
隨時觀察生活事件中自己當下的感受。圖/幸福文化提供

文/王旭亞

長期缺乏「有意識行動」的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會逐漸退化,比如說習慣便捷的電梯,而不再關注如何運用雙腿上下樓梯……



在日常生活中,當你遇到某個人、某件事或某物,且引發你一些感覺,可能是不舒服、不滿意、很喜歡或覺得開心時,嘗試不沉浸在這個單一感覺裡,反而能藉此打開觀察並記錄下來,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你的自我覺察能力。

事件發生↓我該怎麼辦↓停下來

我觀察到:

◆當時的人

◆當時的事

◆當時的物

◆當時的自己

我感覺到:

◆我現在的身體感覺

◆我現在的呼吸感覺

◆我現在的念頭感覺

◆我現在的內心感覺

◆我現在的整體感覺

你可能會認為,不過就是一件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小事,為何非要看得如此清晰?的確不需要看得這麼細節,儘管讓身體自主反應就好,甚至連看都不用看!然而,這樣常覺得麻煩、想省略的想法,使我們在無形中一直切斷與自己的聯繫,經年累月下,我們才會覺得好像愈來愈不認識自己,或者好似離自己愈來愈遠。

當幾乎所有的身心相關專家、團體和媒體不斷地倡導要「愛自己」、「認識自己」和「覺察自己」,事實上,不願意花時間好好面對自己的身心狀態及耐心待在自己的身心過程裡,我們正在「不愛自己」、「遠離自己」和「忽略自己」。

在我們的成長背景、教育和社會環境促使下,大多數人遇到事件時的反應通常是「跳過過程」,直接來到解決方式及結果,在此事件的過程中自己真正發生了哪些事,大多都處於「無意識狀態」,完全由大腦和理智控制場面,反正只要讓整體情境看起來是可控並能繼續前進就好。

實際上,人體本身的機制運作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全身布滿各種神經接收器,它們持續接收外界環境和身體內部的訊息,並將這些訊息傳遞至大腦,在大腦進行辨別訊息後,好讓我們做出相對回應。因此我們才能自動做出看到階梯就跨出步伐、聽到大聲響就摀住耳朵、覺得肚子怪怪就找廁所等各種反應。

倘若我們接收的資訊愈來愈少︰體驗單薄、感覺單調,或經常跳過某些過程而逃避、忽視、壓抑感覺;又或是我們習慣於特定回應︰因為出現A所以找B解決,漸漸地無意識行動會主宰著我們的生活,反正心跳有跳、呼吸有在、能吃能排泄,有活著即可,因為這樣最省力、最方便。

最簡單的自主練習

長期缺乏「有意識行動」的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會逐漸退化,比如說習慣便捷的電梯,而不再關注如何運用雙腿上下樓梯;習慣便利的打字,而忘記手寫的字體筆畫。再加上現今的龐大資訊及更新速度,很多時候根本是眼睛才剛看到、耳朵尚未聽到,訊息便結束了,這使得人們長期在光速般的節奏下,沒有耐心的程度比以前更加倍,更別說願意花時間停下,慢慢地、用心地走過整個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觀察,真的是我個人非常建議的自主練習!很多時候學員都會問我:「平常可以做哪些動作或呼吸,幫助自己舒緩痠痛、放鬆或減壓?」除非是個案本身有個人需求與課程進度,我才會指定特別練習,否則的話,我通常都會建議大家從觀察自己的日常活動開始。

你可以在常規的運動中做觀察,也可以僅透過走路時做觀察,甚至在任何的用餐、洗漱時刻中做觀察,從中逐一觀察自己的感受。

我認為,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練習遠比瑜伽墊上的觀察更為重要,瑜伽課裡老師所做的各種指引,皆是在培養練習者的自我觀察能力。當練習者一離開瑜伽墊後,就得帶著這樣的自我觀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繼續練習,讓觀察練習不間斷,讓觀察成為日常生活如吃飯喝水般的存在,讓觀察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自《瑜伽療心室:寫給分心、疲乏、壓力、失眠、疼痛、焦慮、憂鬱的你,體貼身心的指引練習》,幸福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王旭亞(Jelly Wang)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碩士。擔任台灣瑜伽療癒協會副祕書長、國際瑜伽療癒師協會認證C-IAYT瑜伽療癒師等職務。瑜伽療癒是一段生命歷程,唯有通過不斷練習,才能找到自己的智慧。瑜療師旭亞想透過本書提醒大家:身體和呼吸是調和身心的重要工具,而瑜伽方法能使其發揮最佳效益,藉由持續的具體行動,人人都能邁向全人健康!

另著有《從呼吸開始的瑜伽療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