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克拉克
文/穿山甲
時常開車的駕駛人對測速照相機應當不陌生,只要沒注意,即有可能收到罰單也傷了荷包。根據統計資料,超速引發的交通事故通常比正常行駛的事故更加嚴重。因為高速行駛會縮短反應時間,遇到突發狀況很容易反應不及,造成的傷亡與財產損失也更為慘重。
追蹤速度 科技魔法
測速照相機的存在正是為了提醒駕駛們遵守道路的速度限制。依照工作原理區分,目前道路上使用的測速照相機可分為雷達、雷射、光遮斷、感應線圈等4種形式,其背後運用的原理是什麼呢? 讓我們來仔細地揭祕一番。
雷達測速是基於都卜勒效應的測速儀器。雷達波碰到物體再反射回來時,頻率與振幅可能會發生變化。如果車輛朝著電磁波發射源接近,則反射回來的電磁波頻率就會增加。反之車輛往電磁波發射源遠離,則反射回來的電磁波頻率就會降低。由都卜勒效應可以知道,車輛的速度與改變的電磁波頻率差有關。因此接收反射的電磁波,即可測量出車速與行進方向等資訊。雷達對於雨霧的穿透能力較好且日夜都可以持續運作,所以常見於一般公路上。
雷達測速 雷射反射
雷射測速通常是以紅外線雷射光束打在車輛上,再偵測反射的雷射光束。由於光速大約為每秒30萬公里,遠快於車輛的移動速度,所以雷射反射回來時,車輛的移動距離可以忽略不計。依照光束發射與反射接收的時間差,可以換算出某個瞬間車輛與測速儀間的距離。經過一定時間後,再射出一到雷射光,同樣地可以獲得這個瞬間,測速儀車子的距離。由此,兩道雷射光束的時間差與車輛的移動距離已知,即可推算出車速。相較於大範圍偵測的雷達測速,雷射測速是以單點雷射量測車速,能夠鎖定單一車輛且量測精確度高,車速誤差值可縮小至加減1km/hr內,常用於流動測速照相。
光遮測速 感應線圈
光遮斷式測速是由兩道同步發射的光束組成,分別記錄車輛通過第一道光束與通過第二道光束的時間,由於兩道光束的距離固定且已知,量測到通過兩道光束的時間差,就可以知道車輛的速度。不過這種測速儀的使用條件稍微嚴苛一些,需要獲取打在車輛上的反射光,如果車輛的顏色較深或車身太髒,抑或天候狀況不佳,都會造成反射光的強度不足,無法順利量測出車速。光遮斷的原理也可以用在闖紅燈拍照上,這時需要架設一道光束,只要偵測車輛經過停止線,即可以啟動拍照。
線圈測速會在路面上埋設一前一後兩組感應線圈。當車輛行經兩組線圈時,會發生磁通量變化,可以量測出通過的時間,進而獲得車速。感應線圈是目前道路上最常使用的測速方式,還可以將其應用在闖紅燈,違規左轉、右轉、迴轉或是越線停車等違規取締,也可作為交通流量偵測器,應用層面非常廣。下次外出時,不妨在馬路上找找看是否有標示S的字樣,或是路面留有淺溝的痕跡處,正是底下鑲埋著感應線圈。
這篇文章介紹了測速照相機與偵測器的原理,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科技的不可思議之處。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產品來預知前方測速照相機的設置情形,抑或干擾偵測器作用,但還是需要提醒大家遵守道路的速度限制,小心駕駛才是平安回家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