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困擾精英學府的種族問題

 |2024.08.22
341觀看次
字級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莎菲克於月中無預警的宣布辭職,這是繼哈佛大學、賓州大學校長因校園內出現反猶太主義言論後,在一年內請辭的第三位常春藤盟校的校長。

哥倫比亞大學身處自今年四月以來美國遍地開花各大學「反以挺巴」學生運動的樞紐,這場學運延燒到畢業季;包括哥大在內的許多美國大學都取消了畢業典禮。莎菲克在過程中曾同意紐約警察進入校園驅離學生而備受爭議,她也被叫到國會聽證會作證,原本以為她已挺過了風暴,沒想到最後還是步上前兩位請辭校長的後塵,宣布辭職。

去年十月爆發「以哈戰爭」,以色列強烈報復哈瑪斯後,美國校園內開始出現反猶聲浪,尤其以這些精英大學特別受到矚目,因為猶太人都是這些名校背後的重要金主,當然政治人物也樂得趁火打劫,去年十二月把哈佛校長蓋伊、賓大校長馬季爾、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柯恩布魯斯叫到國會「作證」,質詢過程當然是為了「修理」,要他們表態是否反猶。

三位校長身處言論自由和政治正確的風暴當中,當時都依律師意見以保持中立的回答,不斷跳針,不願得罪猶太或巴勒斯坦族群,議員當然不會滿意,賓大校長馬季爾去年十二月請辭,哈佛校長蓋伊又因涉及論文抄襲案,於今年一月請辭。原以為這個校園風波暫告一段落,沒想到哥大校長莎菲克在八月也趕上了下台列車。

特別的是,蓋伊是非洲裔,莎菲克有埃及血統;前者是種族議題專家,後者是經濟學者,而這兩位名校校長,任職都僅有一年左右,卻雙雙落馬,加上賓大校長,又都剛好是女性,對女力恰恰是一大打擊。

究其根本,常春藤名校校長的連續陣亡,仍是糾結在種族議題,與她們的學校治理並沒有太大關係。這不僅涉及政治立場,更盤根錯節在學校董事會巨大的猶太勢力,尤其以位於紐約的哥大為指標,莎菲克不下台也難。

以哈戰爭未息,美國社會的兩極化就更嚴重,而兩極化又深深插入了最標榜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大學校園,更加治絲益棼,再有學術地位或政治智慧的校長,也都無解。

美國一年來許多大學校長找不到人接手,除了前述三名校長,同為藤校的康乃爾大學校長六月出缺同樣難覓合適接替人選,耶魯大學和洛杉磯加大的校長也即將卸職。北卡羅來納大學系統前校長斯佩林斯形容說,高等教育總是會有些事情發生,即使是在狀況良好的時候,這些工作也很困難。「尤其在當前,校園是美國公共廣場的前線。」

政治立場侵入校園絕非學術之福,更明確說,尤其涉及種族問題,在美國的高校肯定無解。美國教育理事會一項二○二二年的調查發現,現任校長通常比過去資歷更淺,但超過半數的校長預計在五年內卸任;過去一年在麻州,五十八間私立學校的校長職位中有十二個空缺,可見校長人才更加稀缺。

所幸台灣並沒有太大的族裔問題,但政治干預校園,卻時有所聞,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所經歷的壓力,大家仍記憶猶新。他山之石,可以借鏡,特別是自己也發生過的慘痛歷史,尤其不該輕易忘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