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篷車 駛過上百萬公里 文/記者郭奔勝、唐敏、劉苗苗 |2024.08.18 語音朗讀 4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庚子年》特種郵票1套2枚,結合傳統國畫的渲染技藝,展現了生肖鼠的可愛萌動。 圖/新華社二○一六年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圖為展出的青銅雕塑作品。圖/新華社「銀川韓美林藝術館熊貓特展」在寧夏銀川舉行。圖/新華社韓美林展示自己的新著《天書》。圖/新華社圖/新華社 文/記者郭奔勝、唐敏、劉苗苗 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韓美林藝術館,正在進行「生命密碼︱︱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吸引了大陸各地各年齡層的觀眾。「鼠牛虎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子丑寅卯,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碼,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深受傳統文化浸潤的韓美林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喚起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歷經沉浮堅持創作一九三六年,韓美林出生於山東濟南,五歲開始學習書法,偶然在土地廟裡發現的幾本古籍為他種下了熱愛古文字的種子。自幼喜愛繪畫的韓美林,參過軍、演過話劇、當過老師,一九五五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打下堅實的藝術基礎。畢業後留校任教,一九六三年調安徽工作,期間曾下放淮南陶瓷廠勞動。歷經沉浮,仍堅持創作,摸索出「刷水畫」獨特技法,以堅強毅力積蓄了驚人創作力。一九七九年,四十二歲的韓美林帶著活潑可愛的「刷水畫」小動物,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首場個人藝術展,在藝術界嶄露鋒芒。第二年,韓美林受邀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到美國辦個人展覽的中國大陸畫家,以紐約為起點,在波士頓等二十一個城市巡展,自此蜚聲海內外。一九八六年,五十歲的韓美林回到北京,藝術創作不斷取得突破。一九八八年,他設計的紅色鳳凰標識隨國航展翅藍天;一九八○年代後期,陸續創作的〈迎風長嘯〉、〈大舜耕田〉、〈五雲九如〉等巨型城市雕塑成為城市地標;主持設計的「二○○八申奧會徽」、「二○○八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帶著中國傳統文化走進世界各國人民心中;還有「丁酉、己亥、庚子年特種生肖郵票」、結集出版的上萬字古文字《天書》……從繪畫到書法,從雕塑到設計,從染織到陶瓷、木雕,多領域多體裁、體量宏大的藝術作品,構成了韓美林獨具一格豐饒的藝術世界。作品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大英博物館、法國法蘭西學院等收藏。最好的藝術在民間以跨界之廣、藝術造詣之深厚、鮮明的個性與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韓美林被稱為「中國的畢加索」,但他更願意自稱「陝北老奶奶的接班人」。韓美林相信中國最美、最好的藝術在民間。他說:「我做的藝術作品沒有一件是重樣的,經驗就是下去,再下去。」一九七七年,韓美林啟動下廠、下鄉、下基層的采風行動「藝術大篷車」,至今已開行四十七年,從山東、河南到陝西、寧夏,從雲貴腹地到江浙水鄉,再到世界各地,駛過上百萬公里,向民間藝術致敬。也正是一九八○年代,中國一些藝術家掀起模仿西方藝術風格的風潮。一九八五年,處在藝術創作尋尋覓覓十字路口的韓美林,在賀蘭山峭壁上祖先鑿刻的樸拙岩畫前頓悟,鋪紙捉筆,寫下「沒有民族的,不可能走向世界!」。堅定必須走中國的道路,韓美林一頭栽進中華民族的古老藝術中,吸收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精髓,簡練拙樸疊加現代感的藝術風格日臻成熟。在與金文、甲骨文、陶器上的古文字符無數次邂逅後,二○○七年,耗費三十多年心血蒐集書寫的古文字圖錄《天書》問世,超萬字的遠古時代古文字符,把讀者帶到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源頭,去領略華夏先民的智慧和創造。在與傳統和世界的對話中,韓美林守正創新完成了「衰年變法」,從造型到色彩,由繁到簡,進入到無法之法藝術新境界。遠古藝術、民間藝術和現代表達構成了韓美林藝術世界的三原色。杭州、北京、銀川、宜興四座韓美林藝術館,上萬件作品見證了韓美林的藝術進階之路,傳遞著韓美林對生命的思考、對文化的真誠感知。觀眾說,韓美林的每一幅畫每一個字都有靈魂,彷彿能聽到它們在紙上躍然而出的聲音。從民族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成長的韓美林將數千件作品捐獻給國家回饋社會,積極推動社會美育和國際文化交流,二○一三年「韓美林藝術基金會」成立,投身藝術公益和社會慈善。二○一六年開啟的「韓美林全球巡展」、韓美林生肖藝術展等,持續擴大影響力。走進韓美林工作室,迎面而來的是滿牆栩栩如生的天書作品,映入眼簾的是琳琅滿目的各類藝術作品擺件,長達數公尺的大長桌上堆放著未完成的作品和手稿……這一切傳遞著,即將邁入「九○後」的韓美林,藝術生涯仍然處於旺盛的創作期。我是陝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從民間藝人們身上學做人日前,記者專訪集堅毅、豁達、敏銳、率直、童真於一身的藝術家韓美林,探尋他渾然天成的藝術修為之路,暢談向美而生的快意人生。記者:你是一個高產的藝術家,創作涵蓋了書法、繪畫、雕塑、設計等多個領域。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韓美林:我沒有乾涸的感覺,一直在尋找新的天地。真正能給藝術家靈感的是生活。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永遠充滿活力和朝氣,生命是有情感的,流淌的,不斷煥發的,這是我不竭的源泉。我的方法是不停地下去,到下邊去找新的感覺。我們「藝術大篷車」年年開,去民間采風,大陸各地都跑遍了,跑了上百萬公里。下去以後,最底層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老百姓的酸甜苦辣都知道,會重新構建你創作的藝術典型。藝術家下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創作就不會枯竭。沒有派頭,不搞炒作記者:你的創作是怎麼做到不高高在上,和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在一起的?韓美林:我這個畫家跟老百姓關係好。不下去不接地氣,我的東西也不會受歡迎。我們每一次下去都是上千公里,有時候到過一萬多公里。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同吃一塊饃。民間藝人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絕活,你從他們那兒吸取東西,就要跟他們交朋友,不交朋友,人家為什麼把絕招告訴你?我們在下面學著好多東西,我的作品涉及很多門類,金屬的、紙的、布的、木頭的、石頭的、草的,在哪裡學的?不就是跟老百姓學的嘛。下去不是擺譜,弄一個照相機,啪啪一照就算完了。我下去沒有派頭,不爭名也不爭利,不搞炒作。我常跟我的徒弟、學生們講,我們藝術大篷車不要炒作。黃豆裡面就那點兒水分,一炒就沒了;肚子裡沒貨,炒過了就糊了,人家也笑話你,是不是?藝術之旅,扶貧之旅記者:你的作品充滿民間歡樂喜慶的氣氛,比如你設計的癸亥年豬年特種生肖郵票,小豬身上繪製的紅桃綠葉非常醒目,紅桃還寓意人壽年豐。這種民間藝術簡約誇張的風格傳統又現代,深受老百姓喜愛。你是怎麼從民間藝術裡汲取養分的?韓美林:我對民間的一切都好奇,都學,都從裡邊拿到東西,刻的、雕的、畫的、印的、染的、織的、編的、挖的、剪的等等;我喜歡跟他們一起跳、一起唱、一起捏、一起剪、一起講故事、一起笑、一起抹淚。我走到哪裡跟著唱到哪裡,我會唱新疆民歌,也唱雲南民歌,唱蘇州評彈,唱北京大鼓,陝北民歌更會唱了,因為去陝北比較多,老百姓唱我也唱。農民是最淳樸的,他們碰到高興事,大紅大綠,又唱又跳,板凳枴杖一起上。這是一種活著的感情,也是活著的藝術。真正的民間藝術是人們自己感情需要,是來自生命本身的原發的藝術。民間藝術中最要緊的,就是動情。一動情就厲害。不動情,喝油都不長肉,動了情,神仙也擋不住人想人。我常常被感動。我從民間藝人們身上拿來最多的東西還是做人。從民間藝術裡得到的超越了藝術本身。這東西才是魂兒。這些年來,藝術大篷車既是藝術之旅,也是扶貧之旅。我們到田間地頭學習各種民間藝術技法,在發掘、弘揚民間藝術外,還建立了多所希望小學,並扶持那些無設計力量的小廠、窮廠、快倒閉的廠,在現代文明和民族傳統間架起一座座橋梁。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植物學家 周繇 野外研究堅持40年 下一篇文章 卞志良 卞青峰 奧運意義不止於競技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4新馬寺校園佛學會考 6校逾4千學生參與2025.09.29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7水災後無形殺手 類鼻疽2025.09.2908莊佳穎採紅菱 獲《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佳作2025.09.2909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10【考考你的智力】2025.09.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 作者其他文章雕塑家 吳為山 走進古典人物的寬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