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蘑菇 創造更環保植物肉 編譯/韋士塔 |2024.08.10 語音朗讀 4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科學家積極研發肉類替代品。圖/美聯社轉向植物性產品,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圖/美聯社市面上已有許多肉類,以及乳製品的真菌替代品。圖/美聯社改善植物肉的口感,有助推廣減少食用肉類。圖/123RF 編譯/韋士塔過去10年,從動物產品轉向植物性替代品的趨勢迅速成長,愈來愈多人成為素食主義者或純素食主義者;有些人並未轉為素食,但也開始把平常食用的食品由動物產品換為植物性產品。這個趨勢,促使研究人員及業界持續開發新產品,包括植物性熟食切片、漢堡、冰淇淋與乳酪等,品質更是不斷提升。在植物性食品產業,肉類替代品成為主流商品;這些人造肉產品通常由豌豆、大豆、小麥及其他植物的蛋白質組成,且產品種類不斷增加。如今,研發人員正運用生物技術,進一步擴展產品範圍。他們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真菌蛋白質(來自蘑菇或黴菌的蛋白質),客製化肉類替代品,除了味道、品質勝過當前市面上的產品,且加工程序更簡便,對環境的衝擊更低。環境保育專家指出,全球糧食系統與氣候變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據統計,約15%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畜牧業。飼養牲畜作為食物的過程,需消耗大量的水、土地,並且產生大量的甲烷及一氧化二氮,這些氣體是加劇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的主要元素。研究人員曾調查每1公斤食品產生的溫室氣體量,結果顯示,肉牛的排放量是豆腐(大豆)的30倍以上。研究人員指出,食品來源從畜牧業轉換為植物,將對環境產生正面效益。據評估,若目前使用的動物蛋白中,20%改以真菌蛋白質取代,到2050年時可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森林砍伐減少一半。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肉類替代品,但真菌蛋白還不夠普及。真菌蛋白質由絲狀真菌(包括黴菌和蘑菇)製成,已廣泛用於發酵食品中。蘑菇菌絲體可用於肉類替代品,以產生與真實肉類相似的質地。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的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報告表示,人類與真菌的連結持續數千年,我們的祖先早已找到許多方法,把這些營養豐富的生物體納入飲食中。如今,柏克萊加大的研究團隊使用基因工程,開發植物肉的肉餅。參與研發的柏克萊加大博士希爾-麥尼(Vayu Hill-Maini)表示,合成生物學讓可食用真菌的應用範圍擴大,有助製造更適合飲食需求及偏好的真菌蛋白;他強調,對真菌的運用由來已久,例如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也稱為麴,自史前時代起就被用來把澱粉發酵成味噌、醬油及其他產品,他希望在21世紀延續這個歷史悠久的應用。希爾-麥尼和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改變黴菌的基因組,開發其潛力。希爾-麥尼指出,真菌的基因改造工程其實沒那麼複雜,他們也將持續開發更全面的技術,廣泛地應用於真菌基因改造;他說:「我希望其他科學家也能深入研究基改真菌的潛力,這對地球環境來說很重要,我對這項技術的前景充滿期待。」 前一篇文章 數位雙胞胎 助奧運泳將爭奪佳績 下一篇文章 衝浪義工 守護海洋新助力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10國際數獨日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 作者其他文章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