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蘑菇 創造更環保植物肉 編譯/韋士塔 |2024.08.10 語音朗讀 4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科學家積極研發肉類替代品。圖/美聯社轉向植物性產品,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圖/美聯社市面上已有許多肉類,以及乳製品的真菌替代品。圖/美聯社改善植物肉的口感,有助推廣減少食用肉類。圖/123RF 編譯/韋士塔過去10年,從動物產品轉向植物性替代品的趨勢迅速成長,愈來愈多人成為素食主義者或純素食主義者;有些人並未轉為素食,但也開始把平常食用的食品由動物產品換為植物性產品。這個趨勢,促使研究人員及業界持續開發新產品,包括植物性熟食切片、漢堡、冰淇淋與乳酪等,品質更是不斷提升。在植物性食品產業,肉類替代品成為主流商品;這些人造肉產品通常由豌豆、大豆、小麥及其他植物的蛋白質組成,且產品種類不斷增加。如今,研發人員正運用生物技術,進一步擴展產品範圍。他們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真菌蛋白質(來自蘑菇或黴菌的蛋白質),客製化肉類替代品,除了味道、品質勝過當前市面上的產品,且加工程序更簡便,對環境的衝擊更低。環境保育專家指出,全球糧食系統與氣候變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據統計,約15%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畜牧業。飼養牲畜作為食物的過程,需消耗大量的水、土地,並且產生大量的甲烷及一氧化二氮,這些氣體是加劇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的主要元素。研究人員曾調查每1公斤食品產生的溫室氣體量,結果顯示,肉牛的排放量是豆腐(大豆)的30倍以上。研究人員指出,食品來源從畜牧業轉換為植物,將對環境產生正面效益。據評估,若目前使用的動物蛋白中,20%改以真菌蛋白質取代,到2050年時可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森林砍伐減少一半。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肉類替代品,但真菌蛋白還不夠普及。真菌蛋白質由絲狀真菌(包括黴菌和蘑菇)製成,已廣泛用於發酵食品中。蘑菇菌絲體可用於肉類替代品,以產生與真實肉類相似的質地。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的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報告表示,人類與真菌的連結持續數千年,我們的祖先早已找到許多方法,把這些營養豐富的生物體納入飲食中。如今,柏克萊加大的研究團隊使用基因工程,開發植物肉的肉餅。參與研發的柏克萊加大博士希爾-麥尼(Vayu Hill-Maini)表示,合成生物學讓可食用真菌的應用範圍擴大,有助製造更適合飲食需求及偏好的真菌蛋白;他強調,對真菌的運用由來已久,例如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也稱為麴,自史前時代起就被用來把澱粉發酵成味噌、醬油及其他產品,他希望在21世紀延續這個歷史悠久的應用。希爾-麥尼和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改變黴菌的基因組,開發其潛力。希爾-麥尼指出,真菌的基因改造工程其實沒那麼複雜,他們也將持續開發更全面的技術,廣泛地應用於真菌基因改造;他說:「我希望其他科學家也能深入研究基改真菌的潛力,這對地球環境來說很重要,我對這項技術的前景充滿期待。」 前一篇文章 數位雙胞胎 助奧運泳將爭奪佳績 下一篇文章 衝浪義工 守護海洋新助力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落實清潔工作 推有機耕種 印度最永續村莊 從家庭開始改變保護自然環境 揮別「汙染首都」惡名 查特努加轉型 北美首個公園城市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 作者其他文章落實清潔工作 推有機耕種 印度最永續村莊 從家庭開始改變保護自然環境 揮別「汙染首都」惡名 查特努加轉型 北美首個公園城市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