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路的聲音》圖/小麥田出版提供
文/廖淑儀
這是一本更適合大人的繪本。它的文字飽滿,充滿引導的能量,單獨閱讀文字已經能讓人感到安慰和省思。
「跟著心走,你就會成功。」小時候聽過的一句話,至今仍牢牢地印在腦海中,提醒我在人生中不要忘記「心」指引的聲音。而繪本《聆聽路的聲音》就像替我把「心」鋪成「路」的樣子,以更具體、更形象化的方式溫柔地接住,難免在成長的路上遇見未知、感受到徬徨無助的人們。
想要冒險的聲音
心化成道路,對作者克麗歐‧韋德來說,似乎通往兩種含義,一個是未知之路:「你曾想過要往不同的方向走嗎?」彷彿是在跟長期待在舒適圈、過著日復一日生活的人們對話。明指出我們心裡永遠有著蠢蠢欲動的、想要冒險的聲音,正是這些聲音使得岔路的風景,永遠充滿了謎樣的誘惑。只要稍微一閃神,直覺馬上施展魔法,引領我們往轉角的陌生道路去了。小主角就像滿懷疑惑的我們,藉由和道路的對話,傾洩我們可能會有的懷疑、恐懼、無助,也提醒我們可以盡情施展自己原來有的能力,就能夠一直走下去。
但有時候我們不一定是要邁向英雄之旅,才需要路的聲音。常常更是在日常生活裡感受到挫折的時候,尤其剛好沒人可以聆聽、懂你的時刻,這本書的更深含義如此提醒我們,我們才是自己的領路人。路的聲音就是我們內心的聲音,不離不棄,只要你願意停下來擁抱自己,聆聽它。
不需要時時逞強
我喜歡書中如此袒露「脆弱」:「我會一直往前走嗎?」「不一定」「因為有時你會遲疑後退,有時你會站著不動。」道路的回答說明了「脆弱」其實是我們的本質之一,遇見了給它一點空間就好,不需要時時在生活中、工作中逞強。也喜歡它藉由四季變化和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畫面,來提醒我們,人是會轉變的,就算在路途中變得不再是原來的樣子,變得成長或成熟,或許老去,也請接受自己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它也揭露了旅途中遇見其他人時,我們如何應對的方法:「傾聽他的故事,也說說你的故事,提醒他們,我們是這段旅程的同伴」、「與它分享你心中愛的力量」。書中以升起火堆的畫面來代表友善和散播愛意。是的。其實人際關係是除了未知事物之外,在人生中最挑戰我們的議題。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將所有遇見的人都當成是旅伴,那麼遇上即使努力過後,理念卻始終不能溝通的人,不妨就稍稍繞路,把眼前的路讓給他,似乎也不會妨礙我前進的方向。
我覺得這是一本更適合大人的繪本,文字飽滿,充滿引導的能量,單獨閱讀文字已經能讓人感到安慰和省思。配上每頁的圖畫,只有讓人更容易進入情境中,強化作者傳達的概念,並加強那些令人悸動的時刻。它適合一個人靜靜翻讀,每當需做選擇,或充滿挫折、感到脆弱、在面臨生活與生命中的暗夜時,它將成為你心中的聲音,一頁一頁,陪伴你度過那些孤獨、無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