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陌上君
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建於宋末元初,距今約有800年歷史,曾是當地官衙的所在地。由於古城地勢如一方大硯,所以明朝稱其為「大研箱」,後來又名「大研鎮」。
在歷史上,因南接文化古都大理,北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麗江坐落其中,經濟、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並存,自古以來由麗江土司實質統治,是中國南方政經發展重地。
麗江土司是元朝、明朝、清朝時期麗江世襲的土司,在歷史上有別於中原政權。元末時,麗江土司阿甲阿得歸順明朝,朱元璋欽賜「木」姓,並世襲麗江土知府至雍正年間。當時木氏將統治中心遷移此地而開始建造,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據說是因為當時的麗江土司府衙木府(「土司」是指元、明、清時期掌握某地區所有權的領主)擔心築城後,木字加框會「受困」,故而沒有築牆。整個建築群坐西向東,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作。
明代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中曾盛讚木府「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可見當時其建制之瑰麗與宏偉已頗負盛名。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表現出木府盛衰史,世人稱「北故宮,南木府」,足見其文化保存的重要地位。2012年連續劇《木府風雲》曾在此地取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