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榮
老同事李兄去年因病離世,本來夫妻兩人共同生活,相互照顧,丈夫走了,李太太成了獨居老人。子女各自成家,自顧不暇,除了偶爾回老家探視母親之外,經濟上也沒能力協助。
那天,我妻遇見李太太,向她問好。李太太大吐苦水,她說:「日子不好過,每天花費不能超過四百塊錢。」
「現在物價那麼貴,四百塊錢怎麼過活?」妻子關心地詢問。
李太太說:「難過也得過,就剩下兩百萬,存放銀行利息低,又沒別的收入,只好省吃儉用。」
數據顯示,婦女同胞平均可以健康活到八十歲,萬一身體失能,必須仰賴別人照顧時,除了醫療費用之外,還可能要支付照護費用,負擔極為沉重。
養老首要條件,就是要儲蓄一筆足夠的養老金。以老李為例,當年退休時,領的是一次退, 而非月退俸。退休後以部分退休金投入股市,賠了不少錢。
李太太抱怨:「如果當年退休時, 選擇領月退俸,先生若先走,配偶還可領一半的退休金,生活絕對沒問題。」
老李也沒想到他心臟病突發猝死,如果生前他能為另一半設想,好好規畫,如投保意外險, 受益人是李太太,一旦他走了李太太就可得到一筆理賠保險金,對她的生活可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