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秋停
雨露霜雪伴隨記憶,於孩子年幼意識裡生根並成為他們對未來的憧憬。想像與嚮往中的風景最美,Y羨慕K北窗外的皚皚白雪……
意外收到女兒K傳來她至辛辛那提滑雪的照片,一片皚皚雪白鋪蓋的緩坡,上山吊椅坐滿人,反向則多空著。厚雲壓低,灰白相映,如將與地上積雪連在一塊。
猶記得前幾年暑假帶他們出遊,夏日滑雪場人煙稀少,從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卡加利至北海道的富良野,只能自陽光空隙想像隆冬時的覆雪情形,清寂畫面留藏心底。
K對雪並無好感,戀雪的是她哥哥Y。小五時於小樽遇著的那場隆雪注定成為他的喜好,立志日後長住覆雪的北地。同樣的雪景卻嚇著了K,歡喜溫暖的她打自心底對冰雪敬而遠之,那不是她所嚮往的溫度。孰知人生際遇難料,多年後畏寒的K偏至美國印第安那州求學,漫長的冬天包含雪季,她只得穿上雪靴,呼吸冰冷、於寒地試圖生存下來。
顫慄雙腳踏上滑雪板,瞧她於雪地初試身手,前腳踩出一小步,手杖輕點,順著緩坡下溜,膝蓋微彎身體下壓,憑藉感應稍微側身,專注神情重現童年初學走路及第一次登上腳踏車時的戒慎恐懼……,滑雪板自雪地輕巧下滑,骨溜彎轉如華爾滋般曼妙,後續直下,方才欣喜飽滿的神情瞬間摔成一灘!
「會痛嗎?」我忍不住問。
「不會!」
自Line群組感受雪地寒風,及孩子那砰砰躁動的暖熱心情。
當年行經小樽雪地的稚幼心思今已茁長,記憶中的雪地蔓延,比想像中更高更遠更迅速。
●
雪在低於冰點的高空形成,落下時融化成雨。冰雹及霰雹則是被強氣流送上高處的雨滴凍結成冰。水氣溼透成霧,遇冷凝結為霜,水的型態變化自小引發孩子們高度興趣,亦為他們生活背景裡的亮眼裝飾。
那年在黃石公園湖畔等候渡船,薄陽輕灑,驀地一陣雨勢化成一粒粒冰晶彈跳地面,水珠碎冰快板共舞,寫下讓人愉悅的清涼記憶。類似景象亦發生在夏日的惠蓀林場,一陣急雨以冰雹收場,慌亂躲雨的遊客好是歡喜。
雨露霜雪伴隨記憶,於孩子年幼意識裡生根並成為他們對未來的憧憬。想像與嚮往中的風景最美,Y羨慕K北窗外的皚皚白雪,佛羅里達多雨並常有颶風擾動,不符合他對理想居地的期待。而K欲想離開寒冷,至長年可著輕便服裝的地方呼吸。去來但憑意志,卻須交由命運主宰,畢業後K遷往夏日多雨的喬治亞州工作。向南的窗經常垂掛雨珠,一顆顆串連成透明珠簾映現今昔。
K初到時尚未買車,只能困坐愁城,於舉目無親的街道踽踽獨行,待Y抽空自佛州前來帶她選車、練車、熟悉路況。我於地球彼端想像當年於後座吵鬧的兄妹於他鄉並坐正、副駕駛座,從城郊開至市區……,車前玻璃浮現亞特蘭大的新舊街景,間歇雨勢於眼前留下一條條水痕。
未曾計畫協商,兩人一前一後走上類似的路。遼闊的美洲大陸足夠他們馳騁,機緣牽引,雲霧隨著天候凝聚,雨刷於窗玻璃來回擺動,拂去過往迎接將來……
繁華、破落,疏密光影有著異鄉人未能理解的溫度,歷史輪軸壓過,路上石子混著土泥,於寒暖變化中鋪展出時而平緩時而顛簸的前路。陽光自前方照來,移至側邊而後轉向車後,被雨淋洗過的潔淨天空露出黃澄雲彩。K在Y引導下學著協調油門、煞車,熟悉方向盤與前路的運轉。待她能將車平順駛進停車格且知如何上路,Y隨即南返佛羅里達。
兄妹倆揮手告別,往昔的喧譁瞬間靜默,心底泛起一陣難過。當年一同經歷的雨雪各自收藏記憶,成為支撐生命持續的動力。憂傷隨即化成笑容,相互勉勵各自努力,找尋合適的氣候與溫度。
四輪急奔,陽光仍然高掛Y便回到宿舍,繼續忍受佛州的暖熱潮溼以及課業、生活上的枯燥反覆。漫漫的學習之路,雨霧尚未凝出他的夢想冰晶,只能耐住性子,茁壯羽翼,等候期待中的氣流形成,便可振羽高飛,飛往心所嚮往的城市。
舉目望天,雲中水氣持續擾動,隨著因緣際會化成雨露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