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懲獨意見」的效果

 |2024.07.01
538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當局日前大動作公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二十二條意見」(簡稱「懲獨意見」),內容不但有長臂管轄、無限期追究,還有「缺席審判」,最重甚至可判處死刑,顯現陸方遏阻台獨的決心。

不過事情都有兩面,「懲獨意見」表面上是針對綠營,欲藉著落實「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律地位,達到反獨促統目的;但所謂分裂國家行為定義模糊,指涉範圍又極其廣泛,幾乎多半的台灣人民都有可能涉法,等同把大部分台灣人推向對立面,負面效應不可不防。

例如「懲獨意見」第二條提到,「通過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對外官方往來」,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均被視為分裂國家罪。若按此內容,前總統馬英九於二○○八年總統大選前舉辦「重返聯合國」大遊行,高喊要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就有可能被定罪。

還有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年五月率領跨黨派立委視導團赴瑞士日內瓦,為我國爭取參加「第七十七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也足以構成犯罪要件。而立法院長韓國瑜身兼「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兩年前國台辦已將「台灣民主基金會」列為「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並祭出懲戒,因此韓院長也有可能入罪。

再者,「懲獨意見」稱,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都會觸犯分裂刑責。這項條文涉及層面更廣,包括老師、文化工作者、電視名嘴、民間團體或個人,都有可能因做出不挺兩岸統一的言論或行為,而背上台獨的標誌。

「懲獨意見」踩到了台灣社會的兩大底線。第一個是無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因為就連支持中華民國,對外拓展國際空間,也會被視為台獨。大陸想藉此減弱台灣人追求國家獨立自主的意志,卻可能適得其反,讓大家更看清其意欲消滅中華民國的企圖。

大陸觸犯的第二個底線是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台灣雖然存在藍綠對立與國家認同分歧,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同並珍惜既有的民主生活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表達對統一或獨立的看法,大陸卻想以不具管轄效力的自身法律,威脅台灣人只能主張統一。若按此「意見」,結果就會像網民嘲諷的「你終究是要台獨的」。

諷刺的是,國台辦六月二十一日下午發布殺氣騰騰的「懲獨意見」,但同日上午,中共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卻發文疾呼,兩岸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雙方交流合作都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突顯大陸對台政策的兩面性。

我們認為,兩岸分裂是歷史的產物,雙方確實存在政治制度差異。因此針對兩岸的現狀與未來,彼此應當相互包容,透過交流合作加強理解,絕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