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保護員】李世翔 行遍萬里 用雙腳丈量長城 文/記者馬思嘉、馮開華 |2024.06.23 語音朗讀 4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世翔帶著孩子在寧夏海原縣關橋城址考察,教導孩子隨手撿拾垃圾,保護長城環境。圖/新華社李世翔在寧夏海原縣陳家灣烽火台上拍攝照片。圖/新華社李世翔在寧夏海原縣西安州古城遺址測量牆體夯土層厚度。圖/新華社2021年8月13日晚,李世翔在寧夏銀川市境內的三關口明長城考察後,結合資料在做筆記。當晚,他在此露宿。圖/新華社位於寧夏銀川市境內的三關口土夯明長城。 圖/新華社李世翔帶著孩子在寧夏海原縣關橋城址考察。圖/新華社 文/記者馬思嘉、馮開華在位於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博物館旁的一間工作室裡,長城保護員李世翔向記者展示了一幅特殊的電子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標記了近一萬個點位,都是李世翔用雙腳丈量過的長城遺跡。這些遺跡中有不少長期埋沒於荒野而無人知曉,因為李世翔的到達才被世人所知。過去十多年來,為了追尋長城遺跡,李世翔跋涉三十萬公里,攢下十多萬張照片和數不清的筆記。如今,他已成為世上最了解長城的人之一。護我巍巍長城二○二三年冬天,李世翔開著一輛修修補補的二手車,前往位於甘肅張掖的八卦營城址。這座占地四十二萬平方公尺的古城,因漢初名將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陣擊退匈奴而得名。蒼山負雪,天色漸暗。李世翔裹著軍大衣夜宿長城遺址。極目遠眺,遠處是祁連山脈,近處是山丹軍馬場。在八卦營城址旁的山梁上,漢軍將士的墳塚在呼嘯寒風中更顯蒼涼悲壯。「年輕的戍邊將士帶著赴死的心情奔赴邊疆,與長城一起守護著中華文明。生在繁盛時代的我們,又怎麼能不保護傳承好?」李世翔對記者說。李世翔家住寧夏海原縣。小時候,他生活在縣裡西安州古城旁,最大的樂趣便是和小夥伴一起爬古城牆、撿古錢幣和瓷器碎片。長大後,他在鄉村經常能看到散落的古城和烽火台遺址。尋找古長城遺跡的念頭,開始在他心中萌發。實地考察徹夜無休寧夏被稱為「長城博物館」,境內分布著秦、宋、明等多個時期的長城遺跡。二○○六年,李世翔開始系統地研究、尋訪長城。他發現,一些隱匿在大山裡的長城,在地圖上並未記載。李世翔先根據古籍和相關文獻,確定長城可能存在的範圍和走向,再在衛星地圖上搜索,若發現可能存在長城的地方,就帶上筆、本子、捲尺和乾糧開車前往,徒步進山尋找。「西北的長城點位,你想看哪一個,我都能帶你去。」李世翔說,一年裡,自己有兩百多天都在野外「跑長城」。回來後,再根據照片和文字記錄繪製長城分布圖,結合《邊政考》、《漢書》等古籍驗證實地考察結果,常常徹夜無休。車子陷入冰窟、高處墜落摔斷眉骨、野外面對狼群……尋訪長城中的種種困難與挑戰,對李世翔來說如同「家常便飯」。二○一六年,李世翔被正式聘為長城保護員。「長城保護員的身分證明,是我工作的底氣。」他說。最讓李世翔難過的,是曾經還存在的長城遺跡,因人為破壞而徹底消失。為了守護長城遺址,他阻攔過從長城取土回家墊羊圈的農民,制止過攀爬烽火台的遊客,舉報過大搞建築而破壞長城遺跡的企業。「我總擔心自己跟不上長城消失的速度。希望能用文字、圖片將它們記錄下來。」李世翔說,「長城守護著我,我守護著長城。」不當老闆成極簡主義者 做真正熱愛的事李世翔在海原縣經營著一家列印店。可自從專注長城遺址保護後,生意反而成了副業。「老闆經常出去跑長城,幾個月不回來。一旦回來了,就讓我們打印長城的資料和地圖。生意不好時,別的老闆都出去跑合作,他卻不放在心上,我們都替他著急。」店員丁淑燕說。老闆放著錢不賺,天天去野外,這讓店員們很「無奈」。可看到老闆朋友圈裡蒼涼壯闊的長城圖片時,大家又漸漸理解︱︱「這是老闆真正熱愛的事」。對後世有意義的事從本可「住樓房、開好車」的老闆,到每天酸菜配掛麵、風餐露宿的長城保護員,李世翔未曾有半分後悔,反而感到充實快樂。為了長城,他變成「極簡主義者」。在野外尋訪長城時,李世翔一天只吃一頓油餅或泡麵,大部分時間睡在車上。工作室裡,堆滿文物的木架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僅剩的一片小角落裡,擺放著他的單人床和全部生活用具。李世翔也不添置衣物,那件印著「長城保護員」字跡的藍色工作服,常年「駐紮」在他的身上。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李世翔對長城的深情。「關你什麼事?」「你算老幾?」 ……當李世翔履行長城保護員的職責時,詰問與質疑常常隨之而來。「人生在世,應該做些對後世有意義的事。」李世翔說。令人欣慰的是,隨著長城保護宣傳力度加大,理解他的人愈來愈多。二○二二年,海原縣為李世翔在縣博物館旁開闢了工作室。從此,他吃住在這裡,深夜挑燈記錄巡查發現的新遺跡。總有故事讓後人看工作室是李世翔的「精神宇宙」。秦磚漢瓦、長城夯築工具、箭矢、鐵炮等五百多件文物把工作室的牆面填得滿滿當當。這些「寶貝」都是他十餘年來在長城腳下撿拾、自費從民間收購來的。在收藏文物的人眼裡,這些東西不值錢。可在李世翔眼中,它們卻是「千金不換」。為了更了解、記錄、科普長城,專科畢業的李世翔認真自學,十幾年下來,已能讀懂艱深晦澀的古籍文字,還掌握寫作、拍照、繪圖、做影片、做木工、操控無人機等技能。李世翔向記者展示自己手工製作的烽火台模型,連馬廄、軟梯都精細還原出來。工作室的牆上,始終掛著一幅他根據考察資料持續完善的長城分布地圖。每次有參觀的孩子來工作室,李世翔都會給他們一把糖果,指著自己收集的物件和自繪的地圖,向孩子們講述長城的歷史。「今後,我要把這些東西都捐給博物館,它們將成為歷史的見證。」李世翔說,「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長城、熱愛長城、保護長城。」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李世翔被海原縣聘為「顧問」,幫助發現更多文物。「這些年,他對海原縣文物保護事業的貢獻太大了。從某些方面講,比我們文管所的工作做得都要好。」海原縣文管所所長馬建東說。憑著十餘年的累積,李世翔基本弄清了西北的明長城走向。今年,他計畫弄清秦長城起首點和準確路線。李世翔說:「雖然書上說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但我在臨洮西面又發現了較為集中的長城遺跡,今年一定要把這一帶調查清楚。」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文博講述人】肖靜 文化底蘊深厚的療癒系文物解說員 下一篇文章 【陶瓷書法傳承人】尹志軍 瓷上筆墨「潮」起來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7【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藝術家左文俊 人生就像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