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家用手套是常見清潔工具。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年2月底到3月初抽查市面上24款家用手套,有4款塑化劑含量超標,長期接觸恐提高女性罹患乳癌機率,另有5款手套標示不清。
消保處表示,已要求業者回收下架不合格產品,也將進行源頭管理。
消保處表示,部分業者為使家用橡膠及塑膠手套更柔軟,可能會添加塑化劑,或染色時加入重金屬,讓商品更鮮豔。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市售「家庭用手套」,進行品質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有4款手套塑化劑含量超標,分別是KIYODO花袖水漾加長手套/ L 、DAISO袖套手套/L 、加絨磨砂款清潔手套/35cm及廚房塑膠手套/L。
另外,有5款手套的標示不符規定,問題包括未標示製造日期、無正體中文標示或無中文標示、未標示製造商或委製商名等。標準檢驗局已要求業者進行回收或下架,並限期改正標示不合規部分。
另要求經濟部加強市售家庭用手套的源頭管理,並對網路平台及實體店面,進行後市場稽查。
消保處表示,長期暴露於塑化劑下可能會引起男童雌性化、女童性早熟及增加女性罹患乳癌之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