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樂谷 樂做都會黑暗角落的燈塔

文/派翠西亞  |2024.06.15
794觀看次
字級
李清惠退而不休繼續貢獻社會。圖/米樂谷提供
今天不是很想寫作業的孩子,正在和老師討價還價中。圖/米樂谷提供
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
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
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
和新北市政府合辦「兒少不一Young」活動,頒發獎金獎狀後,孩子、家長與米樂谷成員的共同合影。李清惠為前排左1。圖/米樂谷提供
聽視障歌手唱歌,孩子們深有省思和感動。圖/米樂谷提供

文/派翠西亞 

在一般人眼中,輪椅族的李清惠就是弱勢一族,但堅強的她,卻不認為要仰賴他人同情或施捨,才能在社會立足,相反的,她積極工作,努力求表現,用能力站穩每一個職位,直到退休仍一心關懷「弱勢」,希望盡能力多導引孩子看到「不一Young」的未來。

生長於單親家庭的李清惠,兩歲那年因罹患腦膜炎而成為重度肢障者,家人一直認為這樣的孩子「活著,可以呼吸,能自己吃飯,不至於死掉,就該滿足了。」所以小學四年級便讓她輟學,居家10餘年間,李清惠十分自卑,直到22歲才決定鼓起勇氣外出工作。

「從12歲到22歲,我從未出過家門。僅靠著一本破舊的字典,從簡單的字,慢慢學習完整的閱讀與書寫。」雖然靠自學習得不少能力,但在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中,仍不免因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多次想自殺結束生命。

愛的陪伴帶來奇蹟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群來自教會的大專青年,用愛和陪伴讓李清惠認識了基督的愛,也改變了她面對生命的態度。「從此,許多過去不敢奢望事情,竟如奇蹟(Miracle)般的發生了。」

一踏入社會,李清惠幸運的進入公益團體工作,先從總機人員做起,之後更擔任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杏林子)的祕書,負責書信往來及聯絡事宜。「感謝劉姐肯定我的語言與文字天分,為我原本黑暗、困難的人生,打開一扇希望之窗。」

在公益組織工作期間,李清惠因文筆不錯而經常有作品發表,擔任過月刊編輯,也經常訪談名人,創作過繪本,還因為跟一群盲友,一起到學校、監獄、教會唱歌,被看見表演及主持的才華,獲邀長期主持廣播節目,還在公視擔任兒童節目《獨角龍的星球》主持人,並入圍過金鐘獎,可惜與「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擦身而過。

勇於接受自我挑戰

在公益組織的機會開放下,李清惠對於各種邀約都勇於嘗試,也因此經常有機會從工作中成長。「當年很流行藝人結合企業商品,藉拍攝公益廣告行銷商品做公益。我也幸運成為3部公益廣告的代言人,和孫叔(孫越)、張琪、明道等藝人合作。」

「面對任何新奇事務,我總想著嘗試做做看,而最後似乎都有不錯的結果。」她是國內「第一屆輪椅美女代言人」,更承接任務擔任生命教育講師,到全國各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演講,以自身的生命經驗,24年間帶給許多學生及老師深刻的省思。

她還嘗試企畫及規畫國高中營會活動的各項教案,後來也學習組織行政、活動辦理和募款、進而學習管理機構之道,可以說,幾乎一個大型公益組織對內對外的每個部門、每項工作,李清惠全都接觸並執行過。

退休人生更要奉獻

2017年,李清惠在公益組織服務滿25年後,得以從職位上退休,但仍持續獲聘在公益組織中兼任顧問,協助推展各項服務。「名為退休,但其實我一直想著要整合過去所學所能,繼續為社會服務。」李清惠多年來助人無數,默默集結一股蓄勢待發的能量。

李清惠發現都會中,有不少孩子受限於家中經濟,下課後只能四處遊蕩、流連超商或夾娃娃屋,便興起用愛和陪伴,照顧都會地區單親、經濟弱勢孩子的念頭,正好過去在寂寞幼年時曾被李清惠照顧的幾個孩子也長大了,於是在她號召下,「米樂谷」迅速成軍。

李清惠坦言,「米樂谷」就是Miracle(奇蹟)的諧音,而她希望這個小小的燈塔,能夠猶如當年別人願意給她許多機會一般,努力照亮都會黑暗角落孩子的心靈。

降低都會潛在風險

2023年3月,社團法人台灣米樂谷公益關懷協會在新北市正式成立,李清惠承擔起祕書長的重任,包括理事長及會內重要職位,則由幾個後輩擔任。「曾經被幫助的幾個孩子,現在也學著幫助人。」而新北市多所學校獲知有「米樂谷」存在後,也立刻轉介多個學生過來。

這群在公益路上同行的夥伴,很快訂定服務內容包括:安親、課輔、餐食供應、寒暑假活動,以及生活困頓家庭的物資協助,未來還將和心理輔導機構合作。「協會成立至今,大部分經費是由清惠姐提供的,其他成員也會出錢出力。」協會工作人員張志豪,原本有份不錯的工作,因感於李清惠的初心,決定辭去原本工作跟進投入。

一年多來,數百位都會區中的孩子下課後有人陪伴,不再因無處可去而集結遊蕩。「看似光鮮亮麗的都會,誘惑更多、潛在危機也不少,半大不小的孩子需要足夠善良的大人陪伴,才能引導孩子們快樂、正向地成長。」李清惠營造一個安全空間,接納國小到高三的孩子,下課後可以有個充滿「奇蹟」的地方安心成長。



極待資源齊備愛的小船

李清惠的生命中有過失意與衝擊,還好有輔導的哥哥姐姐們帶領,才讓她勇敢面對生命障礙,淬煉出更堅韌的生命力,因此成立「米樂谷」後,李清惠立志接住更多單親家庭、寂寞無助的孩子,在面對破碎與孤獨時,能有人聆聽、陪伴及開導,不再自怨自艾「沒有人愛」或「沒人在乎」。

目前擔任米樂谷協會理事長以及幾位工作人員,皆是在高中時離鄉背井北上讀書,敏感的心事從不願跟「不支持、不疼愛」自己的父母講,所幸當時有大姐姐李清惠陪伴談心,讓他們覺得「有人愛、有人陪伴」。如今在米樂谷的每一個人的願景之一,便是努力提供一個愛的環境,陪伴這群小大人度過徬徨青春期。

才成立一年多的米樂谷,資金來源主要還是靠親友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說實在的有點辛苦。學期間中餐加晚餐持續供餐,寒暑假更要全天供餐,一整年就要60幾萬、課後陪伴的場地費/人力要120幾萬、一年的外聘講師跟活動材料費也要30幾萬……

截至目前為止,米樂谷因尚未被眾人知道,公開募款效益不彰,但長期免費的福利事業,需要更多有愛心的人主動表達贊助之意。李清惠樂觀相信:只要我們做的是對的事,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聆聽、被重視關懷,一定就能得到更豐富的資源,來齊備米樂谷這艘愛的小船!

米樂谷官網https://www.miracle.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