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樂谷 樂做都會黑暗角落的燈塔 文/派翠西亞 |2024.06.15 語音朗讀 9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清惠退而不休繼續貢獻社會。圖/米樂谷提供今天不是很想寫作業的孩子,正在和老師討價還價中。圖/米樂谷提供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孩子來到米樂谷,既安全又有人陪伴。圖/米樂谷提供和新北市政府合辦「兒少不一Young」活動,頒發獎金獎狀後,孩子、家長與米樂谷成員的共同合影。李清惠為前排左1。圖/米樂谷提供聽視障歌手唱歌,孩子們深有省思和感動。圖/米樂谷提供 文/派翠西亞 在一般人眼中,輪椅族的李清惠就是弱勢一族,但堅強的她,卻不認為要仰賴他人同情或施捨,才能在社會立足,相反的,她積極工作,努力求表現,用能力站穩每一個職位,直到退休仍一心關懷「弱勢」,希望盡能力多導引孩子看到「不一Young」的未來。生長於單親家庭的李清惠,兩歲那年因罹患腦膜炎而成為重度肢障者,家人一直認為這樣的孩子「活著,可以呼吸,能自己吃飯,不至於死掉,就該滿足了。」所以小學四年級便讓她輟學,居家10餘年間,李清惠十分自卑,直到22歲才決定鼓起勇氣外出工作。「從12歲到22歲,我從未出過家門。僅靠著一本破舊的字典,從簡單的字,慢慢學習完整的閱讀與書寫。」雖然靠自學習得不少能力,但在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中,仍不免因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多次想自殺結束生命。愛的陪伴帶來奇蹟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群來自教會的大專青年,用愛和陪伴讓李清惠認識了基督的愛,也改變了她面對生命的態度。「從此,許多過去不敢奢望事情,竟如奇蹟(Miracle)般的發生了。」一踏入社會,李清惠幸運的進入公益團體工作,先從總機人員做起,之後更擔任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杏林子)的祕書,負責書信往來及聯絡事宜。「感謝劉姐肯定我的語言與文字天分,為我原本黑暗、困難的人生,打開一扇希望之窗。」在公益組織工作期間,李清惠因文筆不錯而經常有作品發表,擔任過月刊編輯,也經常訪談名人,創作過繪本,還因為跟一群盲友,一起到學校、監獄、教會唱歌,被看見表演及主持的才華,獲邀長期主持廣播節目,還在公視擔任兒童節目《獨角龍的星球》主持人,並入圍過金鐘獎,可惜與「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擦身而過。勇於接受自我挑戰在公益組織的機會開放下,李清惠對於各種邀約都勇於嘗試,也因此經常有機會從工作中成長。「當年很流行藝人結合企業商品,藉拍攝公益廣告行銷商品做公益。我也幸運成為3部公益廣告的代言人,和孫叔(孫越)、張琪、明道等藝人合作。」「面對任何新奇事務,我總想著嘗試做做看,而最後似乎都有不錯的結果。」她是國內「第一屆輪椅美女代言人」,更承接任務擔任生命教育講師,到全國各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演講,以自身的生命經驗,24年間帶給許多學生及老師深刻的省思。她還嘗試企畫及規畫國高中營會活動的各項教案,後來也學習組織行政、活動辦理和募款、進而學習管理機構之道,可以說,幾乎一個大型公益組織對內對外的每個部門、每項工作,李清惠全都接觸並執行過。退休人生更要奉獻2017年,李清惠在公益組織服務滿25年後,得以從職位上退休,但仍持續獲聘在公益組織中兼任顧問,協助推展各項服務。「名為退休,但其實我一直想著要整合過去所學所能,繼續為社會服務。」李清惠多年來助人無數,默默集結一股蓄勢待發的能量。李清惠發現都會中,有不少孩子受限於家中經濟,下課後只能四處遊蕩、流連超商或夾娃娃屋,便興起用愛和陪伴,照顧都會地區單親、經濟弱勢孩子的念頭,正好過去在寂寞幼年時曾被李清惠照顧的幾個孩子也長大了,於是在她號召下,「米樂谷」迅速成軍。李清惠坦言,「米樂谷」就是Miracle(奇蹟)的諧音,而她希望這個小小的燈塔,能夠猶如當年別人願意給她許多機會一般,努力照亮都會黑暗角落孩子的心靈。降低都會潛在風險2023年3月,社團法人台灣米樂谷公益關懷協會在新北市正式成立,李清惠承擔起祕書長的重任,包括理事長及會內重要職位,則由幾個後輩擔任。「曾經被幫助的幾個孩子,現在也學著幫助人。」而新北市多所學校獲知有「米樂谷」存在後,也立刻轉介多個學生過來。這群在公益路上同行的夥伴,很快訂定服務內容包括:安親、課輔、餐食供應、寒暑假活動,以及生活困頓家庭的物資協助,未來還將和心理輔導機構合作。「協會成立至今,大部分經費是由清惠姐提供的,其他成員也會出錢出力。」協會工作人員張志豪,原本有份不錯的工作,因感於李清惠的初心,決定辭去原本工作跟進投入。一年多來,數百位都會區中的孩子下課後有人陪伴,不再因無處可去而集結遊蕩。「看似光鮮亮麗的都會,誘惑更多、潛在危機也不少,半大不小的孩子需要足夠善良的大人陪伴,才能引導孩子們快樂、正向地成長。」李清惠營造一個安全空間,接納國小到高三的孩子,下課後可以有個充滿「奇蹟」的地方安心成長。極待資源齊備愛的小船李清惠的生命中有過失意與衝擊,還好有輔導的哥哥姐姐們帶領,才讓她勇敢面對生命障礙,淬煉出更堅韌的生命力,因此成立「米樂谷」後,李清惠立志接住更多單親家庭、寂寞無助的孩子,在面對破碎與孤獨時,能有人聆聽、陪伴及開導,不再自怨自艾「沒有人愛」或「沒人在乎」。目前擔任米樂谷協會理事長以及幾位工作人員,皆是在高中時離鄉背井北上讀書,敏感的心事從不願跟「不支持、不疼愛」自己的父母講,所幸當時有大姐姐李清惠陪伴談心,讓他們覺得「有人愛、有人陪伴」。如今在米樂谷的每一個人的願景之一,便是努力提供一個愛的環境,陪伴這群小大人度過徬徨青春期。才成立一年多的米樂谷,資金來源主要還是靠親友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說實在的有點辛苦。學期間中餐加晚餐持續供餐,寒暑假更要全天供餐,一整年就要60幾萬、課後陪伴的場地費/人力要120幾萬、一年的外聘講師跟活動材料費也要30幾萬……截至目前為止,米樂谷因尚未被眾人知道,公開募款效益不彰,但長期免費的福利事業,需要更多有愛心的人主動表達贊助之意。李清惠樂觀相信:只要我們做的是對的事,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聆聽、被重視關懷,一定就能得到更豐富的資源,來齊備米樂谷這艘愛的小船!米樂谷官網https://www.miracle.org.tw/ 前一篇文章 黃柏鈞 流域收復催生友善茶米 下一篇文章 楊中天 拍紀錄片倡導「第二次人生」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4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5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6【人間行者心】盛夏走讀:一場身心靈的清涼饗宴2025.08.1707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8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09澳洲昆士蘭州警署處 參訪中天寺2025.08.1910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是蛾類王國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