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民俗台灣(20-17)清代建築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6.14 語音朗讀 5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大稻埕天主堂之清代原貌 1900年,台北大稻埕天主堂。 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於明朝後期進入中國傳教,獲得朝廷禮遇,明末清初期間活躍於中國高層,傳授基督教教義與西方的技術和藝術。由於對中國人祭祖儀式採取寬容的態度,傳教未遇太多阻力,然而卻遭到其他教會的批評。 教宗克勉十一世聽信道明會和方濟會的說法,認為中國儒家的祭孔祭祖違反天主教教義,把中國人祭祖追遠、敬老扶弱之傳統價值,等同於偶像魔鬼崇拜,結果引發清廷反制,嚴格限制傳教士活動,甚至將其驅逐。直到兩百多年後,羅馬教廷終於接受中國人的祭祖祭孔不是偶像崇拜。1939年,教廷才撤消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的禁令。 至於台灣,清代五口通商後,天主教和基督教均至中國傳教,包括屬於福建省的台灣。道明會來到台北傳教,1889年在大稻埕建立照片中這第一座教堂,後來經過多次的增建,這應是大稻埕天主堂建成十年後的原貌。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南赤崁樓明清兩代的基座 1931年,台南赤崁樓明清兩代的基座。赤崁樓最早是荷蘭人興建的普羅民遮城,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後,將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衙門,清代赤崁樓作為火藥庫,建築逐漸衰敗。直到同治年間,始興建大士殿、蓬壺書院、海神廟、文昌閣、五子祠,大體接近今日面貌。日本殖民時代,最早將赤崁樓作為陸軍醫院,到了1935年開始重修。這張照片是重修之前赤崁樓基座毀壞的狀態。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瑠公圳景尾新橋 1908年,瑠公圳景尾新橋。這一年日本殖民政府重修景尾橋,更新木料,強固橋基和橋墩,成為景尾新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增建的熱蘭遮城遺址 1930年,增建的台南熱蘭遮城遺址。十七世紀荷蘭人的建築,歷經明清兩代,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遜曾拍攝它的面貌,當時只剩下殘壁斷垣。日本時代重建熱蘭遮城,並沒有恢復最早的模樣,也沒有保留殘破遺蹟,而是在上方添加了新的建築。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 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熱蘭遮城殘壁 1931年,台南安平熱蘭遮城殘壁。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在此處興建熱蘭遮城堡,發展荷蘭殖民城市,作為其遠東殖民勢力由巴達維亞向北延伸的據點。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率二萬五千精兵由廈門渡海攻下荷蘭人的基地,改此地為安平鎮,明鄭亡後,大清興起,開啟了台南作為台灣首府兩百多年的歷史。歷經歲月風霜,原本的熱蘭遮城此時已成斷壁殘垣,徒留興亡之嘆。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增建的熱蘭遮城遺址1930年,增建的台南熱蘭遮城遺址。十七世紀荷蘭人的建築,歷經明清兩代,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遜曾拍攝它的面貌,當時只剩下殘壁斷垣。日本時代重建熱蘭遮城,並沒有恢復最早的模樣,也沒有保留殘破遺蹟,而是在上方添加了新的建築。台北大稻埕天主堂之清代原貌1900年,台北大稻埕天主堂。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於明朝後期進入中國傳教,獲得朝廷禮遇,明末清初期間活躍於中國高層,傳授基督教教義與西方的技術和藝術。由於對中國人祭祖儀式採取寬容的態度,傳教未遇太多阻力,然而卻遭到其他教會的批評。教宗克勉十一世聽信道明會和方濟會的說法,認為中國儒家的祭孔祭祖違反天主教教義,把中國人祭祖追遠、敬老扶弱之傳統價值,等同於偶像魔鬼崇拜,結果引發清廷反制,嚴格限制傳教士活動,甚至將其驅逐。直到兩百多年後,羅馬教廷終於接受中國人的祭祖祭孔不是偶像崇拜。1939年,教廷才撤消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的禁令。至於台灣,清代五口通商後,天主教和基督教均至中國傳教,包括屬於福建省的台灣。道明會來到台北傳教,1889年在大稻埕建立照片中這第一座教堂,後來經過多次的增建,這應是大稻埕天主堂建成十年後的原貌。熱蘭遮城殘壁1931年,台南安平熱蘭遮城殘壁。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在此處興建熱蘭遮城堡,發展荷蘭殖民城市,作為其遠東殖民勢力由巴達維亞向北延伸的據點。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率二萬五千精兵由廈門渡海攻下荷蘭人的基地,改此地為安平鎮,明鄭亡後,大清興起,開啟了台南作為台灣首府兩百多年的歷史。歷經歲月風霜,原本的熱蘭遮城此時已成斷壁殘垣,徒留興亡之嘆。台南赤崁樓明清兩代的基座1931年,台南赤崁樓明清兩代的基座。赤崁樓最早是荷蘭人興建的普羅民遮城,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後,將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衙門,清代赤崁樓作為火藥庫,建築逐漸衰敗。直到同治年間,始興建大士殿、蓬壺書院、海神廟、文昌閣、五子祠,大體接近今日面貌。日本殖民時代,最早將赤崁樓作為陸軍醫院,到了1935年開始重修。這張照片是重修之前赤崁樓基座毀壞的狀態。瑠公圳景尾新橋1908年,瑠公圳景尾新橋。這一年日本殖民政府重修景尾橋,更新木料,強固橋基和橋墩,成為景尾新橋。《民俗台灣1895-1945》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 4364shu4364@ms62.hinet.net 前一篇文章 【佛源成語】如飲醍醐 下一篇文章 【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禪定佛像 熱門新聞 01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2025.09.0102【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下)2025.09.0203談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電視台專訪多倫多佛光山2025.09.0104紐西蘭佛光山供僧 緬懷星雲大師2025.09.0105鳳山區公所發放物資 佛光山響應2025.09.0206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聞思修2025.09.0107《365日》贈瑞典酒店 旅客啟迪心靈2025.09.0208佛光童軍與時俱進 邁向永續發展2025.09.0209【浮世畫框】一朵雲,行進京都──日本首展小記2025.09.0210【穿越古今】跨度十萬年的 廣都博物館2025.09.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無聲的空襲警報器【走過歷史】驚鴻一瞥蒸汽火車【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行變有道──葉田園創作展】游思妄想【文化印象】訪北京中法大學舊址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棒棒糖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