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旁的雲湖美景。圖/如地
文/星雲大師
再舉個例子。有一天先生要去上班,對太太說:「太太,我要去上班了。」太太說:「再見!」
先生又說:「說一句你愛我。」太太還是說:「再見!」
「說嘛!」「不說。」
「說嘛!」「不說。」
先生催促再三,太太終於發言了:「幾十年了,我愛你、我愛你……這麼老了,還要愛什麼?」
事實上,愈老才愈要愛,愛不是一時的,三生石上的海枯石爛,愛是永世的,來生還要結為夫妻。愛要愛到這樣子,愛不是遊戲。
自我昇華 製造歡喜快樂
有信徒開玩笑說:「我們都把先生託給師父管理了。」其實,管是管不住的,愛是最好的管理。一個女人想要男人愛他,這會很麻煩,最初可能是因為美色而有愛,但是漂亮能持續多久呢?已經結婚了,就沒有什麼漂亮的問題了,光是漂亮是靠不住的,漂亮無法維持婚姻。這時候,甜言蜜語比漂亮重要;但是光會說甜言蜜語也不行,還要會做事,會煮飯、會掃地、會整理家務,要對丈夫好,溫柔體貼。總之,女人要不斷昇華自己。
男人也是一樣,不要以為賺多少錢回家,老婆就要聽你的,這是大男人主義,在現代是行不通的。
有一個開銀樓的先生,他的女兒在美國生活,就跟我說:「師父,我女兒三十多歲了都不嫁人,你勸他來出家好嗎?」
「不行啊!出家是自願的,哪能勸人來出家?」
「還是你替我鼓勵他結婚好嗎?」
「好啊!你叫他來。」
人來了,我說:「張小姐,你年紀也不小了,可以結婚了。」
「我才不要嫁人!」
「為什麼?」
「現在的男人沒有幽默感。」
過去的人結婚,會顧慮男人長得帥不帥、有沒有讀書、家世如何、家裡姑母怎麼樣、嫁妝是什麼,現在女孩子要結婚,是要求男人要有幽默感。這是不錯的,為什麼?你不能大男人主義,天天在家裡板著臉,回家就是要製造歡喜快樂,這比賺錢還重要。
各位男士、女士,要多學習幽默感,佛教的禪門都很幽默的。
幽默機智 巧妙打動人心
日本的一休和尚是個很幽默的人,有一天,他和徒弟一起出去傳教,忽然一場大雨來襲,把橋給沖斷了。師徒走到橋邊,怎麼過河?正好一個漂亮的姑娘也要過河,一臉著急,一休禪師問他:「姑娘,你要過去嗎?我揹你好嗎?」那個姑娘一時間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讓一休禪師揹過河。
徒弟跟在後面走,心裡就想:「師父,你平時跟我們講男女授受不親,怎麼見到一個漂亮姑娘,你也要吃人家豆腐,揹他一下?」雖然徒弟心裡這樣想,但是口不敢說。
到了對岸,一休和尚放下那個姑娘,各走各的路。這個徒弟心裡還是不服氣,想到師父言行不一致,但也不好問什麼,就把這個煩惱一直放在心裡。
過了三個月,終於忍不住問師父:「師父,你跟我們講男女授受不親,那天你為什麼要揹那個女孩子?」
一休禪師桌子一拍,說:「哎呀!你太辛苦了,我把那個姑娘揹到對岸就放下來了,你怎麼把他揹到現在,揹了三個月,太辛苦了!」這個就是幽默。
美國林肯總統還沒當上總統以前,從政之路一直不順,選縣議員、州議員、國會議員等等都失敗,最後選總統勝利了,他靠的就是一句話。什麼話?對手批評他對宗教不虔誠,以後一定不能上天堂。林肯上台講話,就說:「剛才對方一直說我對宗教怎麼樣,我現在不想到天堂,只想到白宮。」大家聽了都熱烈鼓掌。一句話就打動了美國人的心,這就是幽默。幽默的時候很坦誠,有時候取笑自己,幽默自己一下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現在雖然出家了,也還是有愛,但不是只愛一個人,而是愛佛祖,當然佛也很多,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好比你供奉佛像,如果你不愛他,又怎麼會禮拜他呢?此外,愛佛教、愛常住、愛一切眾生。
做己貴人 自我承擔使命
愛自己,就要擴大、昇華自己。像我現在寫字,當中有四個字「做己貴人」,是我很得意的,意思是不用去找別的貴人。貴人在哪裡?自己要做自己的貴人,貴人就是自己,靠別人是靠不住的。好比說你現在要結婚了,自己就要負責任,要有使命感,這很重要。
提問二:今天聆聽大師的開示,心裡有很大的感受,我終於知道我們念佛是念心中的佛;也解答了我以前對吃素的一些迷惘,原來佛教對吃素是有另一番解釋,不是我們一般世俗方面的解釋。我們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財產、名譽跟名節,很謝謝大師的開示。想請教大師,我們如何培養幽默感?能跟大師一樣這麼睿智?
大師:多讀禪門的語錄,蒐集中國歷代的笑林、笑譚。講一篇大道理不難,但是要講一個有幽默感的小故事很困難。
我一生很慶幸的是肯接受困難,肯向困難挑戰。一般來說,高深的佛法容易講,不過別人往往聽不懂。但是佛教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講一段對話給大家了解。
「你到哪裡去?」
「我聽法師講經。」
「講得好不好?」
「好極了!」
「怎麼好法?」
「聽不懂!」聽不懂就是好極了?
你再問他:「講得好不好?」
「普通啊!我聽得懂。」聽得懂就很普通,要講得讓人聽不懂才是好。
但是我不來這一套,我要給人聽得懂。很深的佛法,我想不出實例的就不講它。
深入淺出 佛法要讓人懂
你說「四大皆空」,自古以來大家都講「四大皆空」,現在我不是,我說「四大皆有」,為什麼?空,在佛教是「有」的意思,「空」怎麼把它講成「有」呢?例如:茶杯不空,水放到哪裡?茶放到哪裡?沒有空間,我們怎麼聚會?口袋不空,錢放在哪裡?鼻孔不空、口腔不空、腸胃不空,我怎麼活下去?
所以,空是存在、是擁有的意思。虛空包容萬有,空才是有,不「空」就沒「有」了。就像這間房子是「空」,空了、壞了,就可以重建一棟大樓,空中就能生妙有,空就是有。
過去講最高、最妙的佛法,就是「四大皆空」。人是由四種元素所組成,就如同建房子要有鋼筋、水泥,堅硬的「地大」,另外還要有水分(水大)、陽光(火大)、空氣(風大)等等。乃至世間萬有,也都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所組成,四個條件所成就。「空就是有」,要把這種難解的佛法講得讓人能懂!
也有的人很奇怪,要他講一個故事,別人都沒有笑,只有他自己笑,這就是沒有幽默感。而有的人還沒有開口,一個動作就引來了大笑。
所以幽默感要很自然。幽默感是很巧妙的,是一種很深的道理,不容易說明,舉手投足、動作之間,幽默感都是要培養、要學習、要修行的,就像是禪宗公案。
提問三:在這個末法時代,我們心裡有很多的徬徨,尤其現在工商社會步調很快,在這種壓力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剛才大師又講了一個讓我們很害怕的笑話,就是記者會下無間地獄。尤其我們學傳播的同學,他們未來畢業後,基本上會進入傳播媒體,現在傳播媒體都是營利事業,很少人能有這麼好的機會進到像「人間衛視」這樣的非營利組織。當進入營利事業後,在老闆的壓力下,要如何避免自己將來也跟故事中的主角一樣,落入無間地獄?
傳播媒體 學習大智若愚
大師:我應該也算是一個傳播人,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擔任江蘇《徐報》副刊編輯;我在鎮江焦山佛學院的時候,那裡有好多的報社,我也做過其中幾家報社的特約撰述;因為我很喜歡舞文弄墨,到台灣後也一直都在編雜誌,但我沒有學歷。
曾經想到今後必定要開車,決定去考駕駛的時候,因為沒有國中畢業證書,他不准我考試;我要辦雜誌,因為沒有大學畢業證書,他也不准我辦雜誌。後來,感謝當時台灣新聞處的處長郭嗣汾先生,他說:「你不是編過很多雜誌,做過他們的編輯委員嗎?」我說:「做過。」他就說:「有五年編輯委員的資格,就可以做發行人了。」因為這樣的因緣,我才有資格辦雜誌、辦報紙。
《人間福報》自創刊以來,現在是第十三年,昨天第十二年,從創刊到昨天,我從沒有一天缺過一篇文章,也從沒有讓編輯催稿,至少都一次累積一、兩個禮拜的文稿給對方,所以我覺得自己還具有一個報紙傳播人的資格。
我這一生沒有收過薪水,沒有拿過一塊錢,實際上艱難困苦還是有,但是這個人生,不是說一定用工作、勞力來換取待遇,更多的是要運用智慧。所以,我的名言叫做「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智慧、慈悲都是佛法。
有的記者來採訪,明明你跟他說這樣,但是隔天他卻報導那樣,完全與事實相反。因為他的報導跟事實不符,就想下次不給他採訪了。不過他也很可憐,怎麼說?他說:「不這樣不行,如實報導,老闆會不要我,我為了維護這份職業,不得已啊!狗咬人不是新聞,如果是人咬狗,顛倒的話比較有人想看。」
這麼說雖然是情有可原,但是我想應該要學習「大智若愚」的精神,看似愚笨,其實不愚,一個有大智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就像個愚人一樣。
我很希望我們佛光大學傳播系的學生,不只是報導新聞而已,還要自許做一個社會的導師、社會的明燈,能指導社會人生的去向。今天在座的各位,我想有你們就會有希望,祝福你們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