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漸熱易焦躁 苦味食物降心火

陳玲芳 |2024.06.05
687觀看次
字級
芒種期間,天氣逐漸炎熱,降雨量多,可以適度吃些苦味食物,如蓮子(不去心)、生菜等以清熱祛溼。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芒種適逢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又稱「忙種」。中醫師提醒,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高,但還有變冷的時候,因此除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也要多運動、出汗排除體內溼氣;同時,可多吃苦味食物以清熱、降心火,如「蓮子芡實荷葉粥」即為芒種養生聖品。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中醫師表示,俗話說「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捨)」。芒種時節,氣溫還會有變冷的時候,因此還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芒種因為晝長夜短,要晚睡早起(十二點前入睡,六時起床),而為保持充足睡眠,中午可以小憩片刻,緩解疲勞。

芒種期間,天氣逐漸炎熱,降雨量多、高溫潮溼,為了修養身心,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周宗翰說,由於陽氣盛、心火旺,情緒容易浮動焦躁,可以適度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芥蘭、生菜、蕎麥、蓮子(不去心)等以清熱祛溼。

他也建議,可多吃「補水」食物,如小黃瓜、胡瓜、芹菜、番茄、秋葵、白木耳等,並避免油炸類食物傷及脾胃,因為空氣潮溼,容易造成消化道不適。尤其老人、小孩易出現食欲不振、便溏腹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等症狀。

長輩飲食 宜清補為主 

端午節前後的芒種時節,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導致耗氣傷津,因此,宜多吃袪暑益氣、生津止渴食物;應景食物粽子,因糯米較不易消化,淺嘗即可;烹飪時也應減少使用熱性食材與調味品,如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辣椒等,從而減少便祕、痔瘡、口角炎、咽喉炎、頭暈、中暑等症狀。

周宗翰表示,現代人運動頻率少,加上飲食偏愛辛辣、味重,這些肥甘厚膩食物攝取過多,會影響人的脾胃運化功能。

尤其老年人,因身體機能減退,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易有不同程度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解熱、護胃、健脾食材。

檢視溼邪 壓小腿內側

當脾胃無法將食物轉化為人體可利用的營養成分時,這些東西就會變成「溼邪」;而這也可從自行檢視早起時的兩頰或眼皮是否浮腫,與小腿前內側用拇指按壓三秒後放開,皮膚是否有小凹洞可見一斑。

芒種時節,過敏體質者,皮膚經常反覆溼疹、搔癢、時常起紅疹、水泡,雨天更會加重、變明顯。尤其女性月經前容易水腫,照鏡子時發現舌頭上鋪了一層厚厚的舌苔,常覺疲倦、頭昏如裹溼毛巾、四肢沉重無力,分泌物變多,有異味及搔癢,或大便稀軟不成形或黏馬桶,容易拉肚子、腸胃炎。

周宗翰說,芒種時節除了多運動,家裡常開除溼機,平日也可多吃排溼氣食物,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他特別推薦「蓮子芡實荷葉粥」。材料:蓮子、芡實各三十克,鮮荷葉三張,糯米五十克。作法:將芡實去殼,荷葉剪塊,蓮子(可去心),將諸材料洗淨,與糯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成粥,放至溫涼即可食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