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我們是一群讀書會的好姐妹,都是阿媽級的退休老人。過去,忙於工作或料理家事,總覺得要定下心來看書不容易,於是有位大姐趁著大家都退休了,發起讀書會,把過去工作的時間拿來看書,每個星期共同看一本書,然後利用周末下午三小時的時間,相聚討論心得。
一開始,常有人無法在約定的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因為老放不下家裡的大小事,覺得家事沒做完,靜不下心來好好的閱讀,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心理調適後,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把整本書看完,還可記下很完整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或許是讀書會已成立十多年了,大家都培養了閱讀的好習慣,所看的書籍種類也愈來愈豐富多元。從當初的傳記文學、古典文學、報導文學、散文、小說到今天的各種專業書刊或翻譯文史,只要有機會都會多少涉獵。從一開始不懂到慢慢接觸,想辦法找資料或請教專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那過程充滿了收穫的喜悅。
為了要滿足求知欲,大家由一星期一本到兩星期三本,看多了書,增廣了見聞,聊天的話題也變得豐富精采,不再像過去只限於柴米油鹽,而有了更多具知識性或趣味性的話題。許多年輕時沒想過的閱歷,也因科技帶來的方便和無遠弗屆,讓我們更有機會徜徉於閱讀中。
每次和姐妹們分享閱讀帶來的樂趣時,看著每個人眼裡閃爍的光彩,我就會想起朱熹〈關書有感〉那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原來多閱讀是可提供心靈智慧的活水,是千古不變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