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大突破 所有血型通用 編譯/韋士塔 |2024.05.11 語音朗讀 12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造血液可拯救更多偏遠地區的寶貴生命。圖/美聯社目前輸血仍受限於相同血型,否則會出現凝血等不良反應。圖/美聯社研究人員開發適用任何血型的人造血液。圖/法新社許多地區的血液存量不足。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人類發生意外事故或接受手術治療疾病時,血液很容易快速流失,若無法及時止血並輸血,可能危及傷者或病患的生命;然而,目前的輸血方式是以其他人提供的血液供應,若血型不同會引發免疫反應;此外,一般的醫院或急救中心雖然有一定的血液庫存量,但未必能保證在緊急狀況時足以應付。有鑒於此,科學家長期以來均嘗試開發可供不同血型患者使用的人造血液,藉此解決血荒問題;經過多年努力,日本防衛醫科大學(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的研究團隊傳出好消息,成功開發出不分血型的人造血漿,在研究室以動物進行測試後,也證實人造血液確實有效。研究人員指出,少子化以及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後,其中一項副作用就是血源短缺,因為除了高齡人士的醫療需求持續增加,捐血的年輕族群量也大幅減少,致使許多國家面臨血荒;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數據,許多地區如東南亞、南亞、大洋洲、南非洲等,正面臨血液供應短缺問題。面對血荒,科學家認為,除了透過宣導提升民眾捐血意願,最實際的解決方案之一便是人造血液,以科技的力量滿足用血需求。日本防衛醫科大學日前宣布,研究團隊開發出適用任何血型人士使用的人造血液,可望緩解血液供應短缺問題。研究人員把這項成果發表於醫學期刊《輸血》(Transfusion),參與開發人造血液的免疫學專家木下學(Manabu Kinoshita)指出,人類血型分為4種,包括A型、B型、AB型及O型,一旦需輸血時,醫療人員會選擇適合個人血型的血漿,因為每種血型的抗原及抗體不同,若輸入血型不相符的血液,將出現凝血反應。這項限制導致不同血型的血液無法互通,面臨緊急狀況、急需大量血源時也無法及時處置。新型的人造血液適用於所有血型,一旦廣泛採用,醫護人員將可在第一時間為患者輸血,讓救護工作更即時。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研發的人造血液主要由人造血小板及人造紅血球組成,可為任何血型的人士輸血。此外,研究團隊使用由細胞膜萃取出的脂質體(liposome)包覆紅血球、血小板,讓這種人造血液的保存期限大幅提升,且不須存放於低溫環境,在常溫下可保存至少一年。研究團隊以這種人造血液進行動物實驗,大量失血的兔子存活率約達60%,這個數據與真正輸血的結果相近,也沒有出現凝血反應等副作用。木下學表示,這種「通用」的人造血液不僅可避免排斥問題,保存期限及方式更是重大突破;一般來說,血小板約可保存4天,紅血球可保存20天,但須儲存於低溫環境;對於偏遠、交通不便或基礎設施落後的地區來說,運輸及儲存大量血液極為不便;新型的人造血液,能有效解決血液供應問題,拯救更多寶貴生命。 前一篇文章 類仙人掌植物 製成超強止痛藥 下一篇文章 新型口服疫苗 造福偏遠地區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外46萬噸垃圾流入 零廢棄物計畫失利 土耳其淪垃圾國屋頂設排水溝 多重過濾 逾300社區採用 公寓新雨水收集系統 轉化潔淨飲水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體積比米粒小 不須使用時可自行溶解 微型心律調節器 靠注射進入人體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 作者其他文章海外46萬噸垃圾流入 零廢棄物計畫失利 土耳其淪垃圾國屋頂設排水溝 多重過濾 逾300社區採用 公寓新雨水收集系統 轉化潔淨飲水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體積比米粒小 不須使用時可自行溶解 微型心律調節器 靠注射進入人體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