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輻射蠕蟲 揭癌症治療新頁

編譯/韋士塔 |2024.03.23
287觀看次
字級
車諾比禁區至今被列為輻射禁區,禁止人類活動。圖/美聯社
車諾比禁區已出現野生動物的蹤跡。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反應爐融毀爆炸,這場災難將電廠周邊變成地球上輻射最強的地區,當局也把此區列為禁區;最近幾年科學家已在這個被稱為車諾比禁區(Chernobyl exclusion zone , CEZ)的危險地帶發現一些動植物生存,但此區超高的輻射水準仍不適合人類居住。

不過,研究人員近來發現一種蠕蟲,看起來似乎已具備抵抗超強輻射的能力,很可能成為人類對抗癌症的重大突破。

車諾比核災後,科學家持續觀察此區的生態;研究人員指出,車諾比禁區的放射性物質,大幅增加突變、癌症及死亡的風險。專家推算,此區再次適合人類居住還需要幾千年的時間。然而,一些動物並未遠離這些地區,測試顯示,這些動物與其他地區的同類物種,在基因上出現明顯差異。這項發現,促使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輻射對DNA的影響。

近來,紐約大學的生物學家丁托莉(Sophia Tintori)與研究團隊在車諾比禁區收集到一些蠕蟲,更發現這些無脊椎動物的基因組,並未受到持續在當地散發的輻射影響,而且這些生物已產生強大韌性,能夠適應對其他生物來說並不友善的環境。

丁托莉的研究團隊選擇蠕蟲的原因,是這種生物的基因組相對簡單,且繁殖速度快,有助分析基本的生物現象。紐約大學生物學教授洛克曼(Matthew Rockman)說:「蠕蟲無處不在,且繁衍很快,在典型的脊椎動物仍慢慢成長時,蠕蟲就可完成數十代的進化。」

丁托莉強調,在車諾比地區找到未受輻射影響的蠕蟲,並不代表車諾比禁區已經安全,而是這些蠕蟲的耐受力較強。她說:「車諾比核災是場悲劇,但我們對當地生物群落所受影響的了解依然有限。這場災難,讓環境驟然發生劇烈變化,至於是否因此產生篩選作用,留下更能抵抗輻射的物種,仍待觀察。」

丁托莉的研究團隊試圖透過這些蠕蟲尋找線索,了解為何有些人具有癌症遺傳傾向,其他人卻不會。

研究團隊收集了車諾比禁區內水果、樹葉碎片及土壤中的蠕蟲,記錄發現這些蠕蟲地點的輻射量,隨後在實驗室培養這些收集的蠕蟲,並進行基因組序列檢測。

研究人員完成蠕蟲的基因定序後,再與世界不同地區的蠕蟲基因組進行比較,包括菲律賓、德國、美國、澳洲等地。研究團隊分析蠕蟲的基因組,沒有發現預期中的大規模染色體重組跡象。他們還發現,蟲子的突變率與每隻蟲子來源地的輻射強度之間沒有相關性。

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沒有證據證明車諾比禁區的環境對蠕蟲的基因組產生影響。這項發現,可能有助了解為什麼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癌症。同一個物種中,不同個體如何應對DNA損傷,是癌症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