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獨特】香椿 樹上的蔬菜 文/本報綜合報導 |2024.03.18 語音朗讀 25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吃芽不吃葉」,購買香椿時要盡量選擇紫紅色的嫩芽,因為這是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和黃酮類物質的顏色。。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香椿」是在春天期間,樹上長出的新鮮嫩葉芽,因為長在樹梢上,所以被稱為「樹上的蔬菜」。雖然它的味道獨特,但營養價值豐富,其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群含量高。它的香氣是來自香椿素,是一種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香椿素能增強食欲,對於天氣潮溼造成的胃口不佳,具有積極作用。 「香椿」是在春天期間,樹上長出的新鮮嫩葉芽,因為長在樹梢上,所以被稱為「樹上的蔬菜」。 圖/CH香椿要怎麼吃春天是品嘗香椿最好的季節,呈現綠葉紅邊,並散發出濃郁的香氣,有誘發食欲的獨特風味。民間俗諺說:「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生木質。」是指在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榖雨」之前,香椿吃起來口感最鮮嫩美味,過了「榖雨」就會過老。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植物代謝氮元素的關鍵,儘管香椿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高於一般蔬菜,但並沒有達到讓人中毒的劑量。據研究數據顯示,每千克香椿亞硝酸鹽含量從幾毫克到160毫克不等。不過還是建議汆燙後再食用,可以降低亞硝酸鹽含量,汆燙1分鐘,大約可除去2/3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由於香椿存放時間愈長,有害物質含量愈高,所以要吃新鮮的香椿芽,在最新鮮時食用,香椿所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較少。再者,「吃芽不吃葉」,購買香椿時要盡量選擇紫紅色的嫩芽,因為這是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和黃酮類物質的顏色。隨著嫩芽成熟,紫紅色漸漸退去,變為綠色,質地漸漸木質化,亞硝酸鹽含量相對增加。如果對香椿的亞硝酸鹽有顧忌,可以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因為維生素C可以阻斷亞硝胺的形成,避免身體吸收致癌物質。吃香椿時,可以多吃些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奇異果、櫻桃、草莓、柳橙等。此外,香椿非常適合與食用油拌勻做成香椿醬,置冷凍庫保存,食用時不需解凍,拌飯拌麵、當抹醬都很適合。 香椿葷素皆宜,素食常以它代替蔥、蒜等辛香料調味,如香椿拌麵、香椿炒飯、香椿餃子等。圖/123RF現代藥理功效聯合國亞洲蔬菜中心(AVRDC)研究150種蔬菜後,發現香椿的抗癌效果排名第一,是地瓜葉的3~10倍,有亞洲抗癌蔬菜第一名的美譽。據現代研究發現,香椿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降血糖、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抗凝血等作用。另外,藥理研究也顯示,香椿的藥劑或提取物,具有廣泛的藥理功效,有益於人體健康,特別是其抗腫瘤和降血糖活性。香椿作為一味良藥,古今中外對均有記載,《唐本草》有「葉煮水,可以一洗瘡、疥、疽。」的記載。明《本草綱目》云:「香椿可以祛風解毒,椿葉可生髮,樗根疸,祛蛔蟲。」《陸川本草》稱:「香椿健胃,止血,殺蟲,治痢疾。」從現代醫學、藥理研究顯示,香椿的根皮、種子均可入藥。香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等,都有明顯的抑制和滅菌作用。中醫一般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澀腸止血和美容駐顏等功效,對腸炎、痢疾、痔瘡等有輔助治療作用。香椿作為食材,葷素皆宜,素食常以它代替蔥、蒜等辛香料調味,如香椿拌麵、香椿炒飯、香椿餃子等。但因香椿的味道較重,很難像其他葉菜類一整盤炒來吃,由於攝取量有限,各項研究都是使用香椿萃取液,所以較難單靠食用香椿達到前述保健效果。不過,趁當季盛產嘗鮮,各類食材均衡攝取,才是正確飲食之道。 不論是黃玉米、糯玉米或是水果玉米,均屬於全榖雜糧類,是含有豐富澱粉的主食類。圖/123RF玉米抗氧化且護眼玉米在日常飲食中多以配菜形式呈現,因此許多人以為玉米是蔬菜。還有如同水果般「高甜度、可生食」的水果玉米,更讓人分不清它究竟是水果還是蔬菜?事實上,不論是黃玉米、糯玉米或是水果玉米,均屬於全榖雜糧類,是含有豐富澱粉的主食類。 夜市常見的烤玉米或水煮玉米,不僅廣受大人小孩喜愛,其本身也有多種營養成分。圖/123RF玉米營養成分夜市常見的烤玉米或水煮玉米,不僅廣受大人小孩喜愛,其本身也有多種營養成分。玉米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維生素A、B2、礦物質鎂、硒、鉀、纖維,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此外,玉米也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有助於眼睛健康、保護視力及抗氧化。雖然玉米也含菸鹼酸,但它的菸鹼酸易與其他物質結合,較難被人體吸收利用。玉米因含有不可溶性纖維,能增加飽足感,可做為主食代替白飯,搭配其他配菜,吃得飽且熱量更低。若因過度使用或隨著年齡增長,造成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眼疾,除了平常的眼部保健,補充足夠的營養也很重要。玉米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等類胡蘿蔔素,可以預防藍光造成的損害、保護眼部健康。玉米也含有抗氧化劑,例如:穀胱甘肽、花青素、玉米黃素、葉黃素、植酸等,有助於提高新陳代謝、消除自由基,達到抗老功效。吃玉米還可以攝取異麥芽寡糖,這項營養素能夠促進益生菌增生,維持好壞菌的平衡,維持腸道健康。玉米中的亞油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引發的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臟病的罹病風險。 玉米在日常飲食中多以配菜形式呈現,因此許多人以為玉米是蔬菜。圖/123RF怎麼煮更好吃街上常見到小販賣水煮玉米,總覺得味道似乎特別香甜,但自己在家煮的卻淡而無味。想要煮出粒粒飽滿、金黃又香甜的玉米,原來有竅門!玉米好吃的祕訣,就是在煮玉米時,加入食用小蘇打和鹽。加入食用小蘇打,能幫助釋放玉米中的菸鹼酸,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利用;小蘇打也有助於保留玉米中的維生素B1、B2,避免烹煮過程中營養流失。而加入少許的鹽,不僅能讓玉米顏色飽和度更高,甜度也會被激發,不過鹽要在玉米快出鍋前才加,若一開始煮就加鹽,煮出來的玉米會乾乾的、不夠飽滿。 前一篇文章 五味養生 科學原理 下一篇文章 綠意清新 香草植物風味料理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各種起司料理作法不同薑是食材也是藥材 中醫提醒依體質使用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 作者其他文章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創意蔬食料理 好吃又營養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