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II 微生物組 Microbiome 文/吳厚德 |2024.03.10 語音朗讀 14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科學家將這樣的「塵世因果」畫成的圖案: 參考文獻: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0-00875-0 圖/吳厚德 圖/吳厚德 圖/吳厚德 文/吳厚德 擁有神奇功能的「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竟然連罹患樹木癌症──褐根病都能治癒,來!跟著我一起坐時光機,帶大家快速了解微生物學的演進,其實微生物不是壞東西;相反地,微生物跟隨著地球上的萬物一起共榮共存,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與功能呢!微生物生態系統就有如土壤「廚師」及「醫生」的功用,是土壤肥力核心。土壤「廚師」:微生物代謝有助於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如:氮、磷、鉀及未知元素的供應量,植物根部便能更順利且完整地吸收所需的養分。土壤「醫生」:微生物能為土壤進行「解毒」及「保健」,調整和維護土壤平衡,讓每個物種都可以在土壤中生存,間接減少土壤的病害及蟲害,提升土壤的「可持續生產力」。微生物是有序世界嗎,包含了那些「塵世因果」?微生物有不同的種類、不同的大小,現今被人類所認識的微生物種類大約20萬種左右(包括最近的Covid-19),生物統計學家認為微生物種類應有一兆種;這些各種微生物共同生存、生活的空間,也就是在這個空間建立完整的微生態系統。這個微生態系統中,跟我們的生態系統一樣,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各取所需。像是動物吸收氧氣,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一樣;當居住範圍環境有變化,像是食物來源、溫度、溼度,它們會調整社群的成員來適應新環境。看到這裡,頭腦還轉得過來嗎?喝杯茶,放鬆一下吧!樹博士小教室在微生物學歷史中,人類第一次發現微生物是在1670年發明顯微鏡之時。直到1988年出現一個新名詞──「微生物組,Microbiome」,將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增加了空間的共棲、共生在一起的定義。換句話說,「微生物組Microbiome」代表具有不同特性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生態系統。當微生物的研究加入了「相互作用」及「空間」的觀念,也因近代微生物組這個新名詞的出現,幫助我們對微生物的世界更貼近真實。 前一篇文章 更正啟事 下一篇文章 【白色墨水】花葉彩 拼貼裝飾創藝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 作者其他文章【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微生物組的防治小黑蚊原理 土健康,小黑蚊自然走光光【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小黑蚊的生活史及生活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