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微生物組的防治小黑蚊原理 土健康,小黑蚊自然走光光

文/吳厚德  |2025.03.02
574觀看次
字級
圖②農排底泥藻類「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結果。圖/吳厚德
圖①樹博士生態工法的原理及功能 圖/吳厚德

文/吳厚德

土壤的微生態平衡時,小黑蚊就會恢復該有的密度。只要將原始森林土壤裡健康的「微生物組」,移植到小黑蚊患區土壤表面,小黑蚊就消失了。因土壤變健康,土壤微生物生態系統將小黑蚊平衡掉了,道理其實很簡單。此工法是「原森林菌相移植」或「森林菌移植」Virgin Forest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VFMT,我們簡稱為「樹博士生態工法」,說明如下:

依圖上標示數字分述如下:

1.與小黑蚊食物──「藍綠菌」競爭的「微生物組」

在土壤加入「微生物組」,平衡且降低藍綠菌的豐度,大幅減少小黑蚊的食物來源,間接降低小黑蚊的密度。藍綠菌不會完全消失,藍綠菌的生態功態依然保持,如(圖②)。

(圖②)中藍色是底泥樣本的植物及藻類基因百分比,橘色是「藍綠菌」基因百分比,灰色前兩者的基因百分比的總合。在施作「微生物組」後,「藍綠菌」百分比大幅減少(如圖②的04/17及06/20)。

2.弱化小黑蚊及其幼蟲及蛹的活動力的「微生物組」

在土壤加入「微生物組」,可以弱化小黑蚊、幼蟲、蛹及卵的活力,大幅減少小黑蚊的密度,讓人類無感小黑蚊的存在。

3.建立微生物生態系統

土壤中引入完整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將失衡的土壤微生物生態系統恢復健康,建立小黑蚊天敵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可達到土健康的目標,減少小黑蚊的密度。

「微生物組」是什麼?一起來復習(或參閱人間福報2024.03.10〈樹博士系列〉)

土壤存有不可計數的微生物。土壤視為是宿主──菌共生(Symbiosis),甚至是合生(Holobiont)的超級生物觀念(Concept of Superorganism),土壤應可認定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之一,與不同宿主共同演化的微生物群相(Microbiota)有相當高的密度、多樣性及複雜性。每立方公分應有數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這些微生物可以互相作用,形成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其基因數應是人類遺傳基因無數倍以上;藉分析基因組來探討整個組成,稱為微生物基因組群Microbiome,即是「微生物組」。

小黑蚊也是土壤不平衡衍生的害蟲之一。有關「微生物組」的研究是近幾年來微生物的顯學,目前絕大部分是醫學的研究。同樣地比照「糞菌移植」的理論,以健康森林「微生物組」為基礎應用於土壤中,來解決土壤中的蟲害及病害的問題。

傳統微生物學實驗室只能培養少部分的微生物種類,若以傳統微生物研究方法是無法解開這複雜的神秘面紗;近年來由於高通量多重體(組)學技術的突破進展,次世代基因測序儀及超級電腦高速運算處理的大量資料量,使新開發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第二代定序或基因高通量分析)方法成為一門新興的研究土壤生態的工具。

「 Microbiome,微生物組」將是解決大自然土壤問題最大的利器,土健康了,小黑蚊自然就消失了。(作者是全球永續創生推廣協會理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