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文/吳厚德 |2025.05.04 語音朗讀 8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有機黃豆園 圖/吳厚德鳳林慢城公園彩繪列車吸睛 圖/吳厚德花蓮富里羅山休憩區(Google map) 圖/吳厚德參加《人間福報》國際蔬食文化節的富里羅山休閒農業區 圖/吳厚德花蓮崇德國小肥美的小黑蚊 圖/吳厚德拜訪偏鄉小學玉里國小 圖/吳厚德遠處可見羅山瀑布 圖/吳厚德羅山瀑布登山口 圖/吳厚德花蓮崇德國小 圖/吳厚德 文/吳厚德2023年5月中,結束《人間福報》舉辦的「國際蔬食文化節」展後,從台北開車到花蓮台東自由行,不是去花東尋幽探祕,是去拜訪傳說中台灣第一個有機村「花蓮富里羅山村」。記憶中,小時候的小黑蚊只出沒於夏天南部山腳地區。現在隨著發達的交通,跟著車子「趴趴走」,早已迅速從山腳拓展到台灣都會區及中低海拔山區。特別是觀光客人來人往的景點,成了小黑蚊的重災區。北中南部到花東景點、校園,都可見小黑蚊肆虐,被形容是觀光特「慘」。「風景優美、但小黑蚊多到不行!」,是很多景點的網路評論。由於體形小、不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響,不易被發現,直到皮膚紅腫、發癢難耐,才驚覺被叮咬了,當地人被叮得滿身包,遊客也因沒注意被叮成「紅豆冰」滿載而歸。花蓮大山大水的美景,吸引大量的觀光客來後山旅遊,每逢春天氣溫上升,花蓮特「慘」小黑蚊就會出來伴遊。只能無奈戲稱「沒被小黑蚊叮過,別說去過花蓮」。我們到了花蓮第一站崇德的一個海濱小學,拜訪偏鄉小學,一進校園來迎接的是小黑蚊,以致在花蓮的第一站即落荒而逃。沿路順著台9線一路南下,經過吉安、鳳林、玉里,途中遇到公園、博物館、小吃店、冰店,小黑蚊如影隨形無所不在,這個行程中,我們應驗了「沒被小黑蚊叮過,別說去過花蓮」的咒語。我們抵達花蓮富里羅山休憩區,乍看之下,跟花蓮的大風景區沒什麼差別,隨著產業道路蜿蜒而上,穿過水稻田、農莊、水池、竹林,來到羅山村農業區最高處,看到一大片有機黃豆田,與一旁的湖景及遠方的羅山瀑布。園主熱心招呼我們參觀他的有機黃豆田,長得十分健康。在園主的帶領下,漫步羅山村中,可見隨風飄逸的竹林、汨汨流淌的百年老水圳。園主細數家族百年歷史及有機轉型的歷程,羅山村遺世獨立,擁有豐富的地質景觀及多元的自然環境,有瀑布、泥火山、溫泉、惡地、丘陵、河川、湖泊等。園主帶我們往羅山瀑布登山口走了一圈,各式豐富的地質景觀及遊憩資源,如同一條珍珠項鍊,串接起先民開發的奮鬥史。回到園主家,我們在院子內享受園主自產的豆漿,同時聊起2003年在花蓮農改場推動下,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示範村」的歷史。過程中村民意見消長,進而同心協力一起維護得來不易的「羅山有機村」。現今,此處的旅遊能量已持續在縱谷間閃閃發光,且一切都在進步中。2018年「羅山有機村」成功申請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會員,我不禁思索,如何讓有機的概念影響力更大?是社區目前最大努力的方向。 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不知不覺中天已快黑了,我們也該下山投宿,繼續下個行程。突然間,有一個問題浮在腦中──我們來到「羅山有機村」大半天,竟然都沒有遇到小黑蚊。主人淡淡地說,環境好,小黑蚊是不會存在的!也許是泥火山水的酸鹼值呈弱鹼性,也許是羅山有機村「土健康」,小黑蚊自然就走光光。無論如何,「沒被小黑蚊叮過,別說去過花蓮」的魔咒,在花蓮的「羅山有機村」被破除了,讓土健健康康,小黑蚊自然跑光光的假設,得到呼應與驗證。 前一篇文章 【視覺DJ】湧泉洗衣池 下一篇文章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熱門新聞 01【看人間】你是「好心做壞事」的大人,還是成熟的大人?2025.06.1702【詩】暗房2025.06.2003智利佛光山贈書 科爾陶科理工學院珍藏2025.06.1604【文學天地】自由瀟灑的生命 ──曹雪芹的情志與嚮往2025.06.2005【人間行腳】禱2025.06.1806雲林講堂贈《星雲大師全集》 助麥寮文化教育2025.06.1807社論--借鏡企業家的務實與責任2025.06.1708287所學校行三好 讓世界更美好2025.06.1709【香火傳承】新屋天后宮守望笨港百年記憶2025.06.1710嘉義.溪口 嘉南平原綠寶石 軼聞古蹟話文史2025.06.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憙‧願─山中花開】性靜情逸【植感時光】金黃花海 芳香萬壽菊迎賓【白色墨水】綠意和水光交融【純植生活】繽紛蜀葵 碩大紅豔【視覺DJ】避牛樁【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I:稻田裡看不見的煙 溫室氣體減排新觀念 作者其他文章【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I:稻田裡看不見的煙 溫室氣體減排新觀念【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微生物組的防治小黑蚊原理 土健康,小黑蚊自然走光光【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小黑蚊的生活史及生活形態【樹博士系列 】 土壤的祕密Ⅷ 百餘年來與小黑蚊的抗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