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建立「五和」的社會3-2

文/星雲大師 |2024.03.06
1031觀看次
字級
2011年8月,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並紀念「823砲戰」在台灣和平歷程上的特殊意義,行政院文建會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佛光山協辦,邀請世界各宗教代表及台灣宗教領袖,引領大眾共同祝禱人人家庭和順、社會和諧、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南洋商報》周福春執行編輯:昨天在大師供僧法會接心大會上,佛光山的信徒代表吳伯雄居士提到,海峽兩岸的佛教徒,都希望彼此不要大動干戈,希望和平。大師對此有什麼看法?對兩岸的領導有什麼期盼?甚至對兩岸和平抱持著什麼樣的期望?

愛、慈悲、無我

大師:對於你的問題,講淺一點,一個字──愛,就能和平。明天是「823紀念日」,1958年的8月23日開始,大陸對金門一共發射了四十多萬顆炮彈,尤其8月23日那一天很嚴重,所以行政院文建會就用這一天來舉行「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和平是人人喜好的,愛也是人人要的,當天也有大陸人士來參加。

這個世界有愛,就沒有紛爭。我愛你,就會為你好,就不跟你計較,我不愛你才要鬥爭。所以,現在要提倡愛、慈悲。愛的昇華就是慈悲,所謂「慈悲沒有敵人」,拳頭不會打慈悲的人,慈悲是很偉大的。兩岸之間,只要有慈悲的愛,不必有什麼政治、經濟上的條件,也不必計較什麼名稱,你來我往、我往你來,來來往往、往往來來就是一家人,就會和好,就不分彼此,大家相愛。

深一點講,要「無我」。中國字的「我」,裡面是一個「干戈」,所以「我」容易打仗。「我」就有我的思想、我的言論、我的國土、我的名稱、我的財富、我的愛情……就要跟人計較、對立;我不是你、你不是我,就會打得你死我活。但「無我」,也不是都沒有人,而是不要計較。「我」在哪裡?「我」是什麼?其實,「我」就是「你」,每個人和我是同體的。

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是因緣和合的,不能獨自存在,要有很多因緣、很多條件才能存在。因緣存在時的「有」,叫做「假有」,是緣聚的「有」,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有」,所以現在有一句話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是這樣的道理。就如光有父親,或者光有母親,也不會有我,是父母的因緣才有我。

「我」是個體,無我是和合,例如我們的家庭是一個和合體,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和合體,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和合體,華人的族群是一個文化的和合體。甚至擴大一點,世界是一個和合體。所以,佛教講「無我」,就算我們不說「無我」,至少也要能做到「忘我」、「大我」。

第二次世界大戰要結束的時候,羅斯福總統想知道戰爭以後要如何維持和平?就打電報到中國來問太虛大師。太虛大師說:「無我、慈悲。」這就是前面講的愛、慈悲、無我。

有一個例子,三年前開放中國大陸的同胞到台灣時,來到中正紀念堂,我們要為他們做介紹,他們都不敢看,深怕看了回去有嫌疑。就像過去我們在中正體育館迎接佛指舍利,大陸方面也有意見:「不行,不能在中正體育館。」為什麼?「因為蔣中正啊!」「蔣中正有什麼關係,已經不在了。」何況大家不是從中正機場進來的嗎?怎麼怕這個體育館?

又有一次,我帶大陸人士到一所學校參觀,校長把四千位學生集合起來要歡迎他們,有一個人在門口一看,「哎呀!不可以進去!」「為什麼?」「有個國旗。」「哎呀!怎麼連一塊布都把你們嚇走了?不要怕嘛!」這樣的觀念,兩岸要怎麼和平呢?所以淺者說,要「愛」;深者說,要「無我」。

戰爭的啟示

《南洋商報》周福春執行編輯:中華民族是一個很注重家的民族,我們常說「回家、回家」,甚至說「落葉歸根」,但是在近一、二百年內,我們卻是一個苦難的民族,戰爭和動盪,造成我們的祖輩離開他們的故鄉,離開他們的故土,散落東西,大師也因為這樣來到了台灣。

在近幾十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曙光,我們也在安定,在這小安的歷史中,請問大師,對新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華人,寄予什麼樣的期盼?



大師:戰爭很可怕!八十五年前我出生的那一天,正是1927年,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和蔣介石在我的家鄉會戰。門口在殺人,我母親就生下了我,這是我母親告訴我的。不過那個時候是內戰,當然他們也沒有必要去殺一個女人和一個嬰兒。

到我十歲的那一年,日本人打到中國,殺人放火,奸盜邪淫,見到人就殺,光是南京城裡就死了三十萬人,這也就是「南京大屠殺」,所以後來我就在抗戰炮彈的飛舞裡面生存。有時候逃難,有時候睡在死人堆裡面,有時候躲藏在水溝裡面,有時候睡在墳墓旁邊,我的童年就是這麼度過的。

一直到八年抗戰快結束的那一年,1945年,半夜裡一個炸彈丟下來,雖然距離我住的地方還有一段路,應該有四、五百公尺,但是火光照得通明,跟後玻璃窗的碎片都掉下來,我也從雙層床的上鋪震到地下。不過那時候習慣了這種炮聲隆隆的日子,也不感到害怕。

當時年紀小,還偷偷跑出去看兩軍打仗。戰爭很淒慘,每一場戰爭都要死好多人。我記得十歲那年,戰爭才開始,死的人比較多,常常都跑出去數死人,我們一群小孩子就比賽看哪一個數得多,一個、二個、三個……其實那時候也不懂,只會幾個數字,數到一百零一個就不會數了。總之,戰爭慘不忍睹,所謂「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在亂世裡,人的生命真是連狗都不如。

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不過人生還是要有戰鬥的性格,當然這不是為了戰爭,而是要有勇敢、奮鬥的性格。面對天災,你要與大自然奮鬥;面對社會困境,你要在困境裡奮鬥;你要想養家活口,就得去辦事業;在艱難困苦時,你要有奮鬥的精神。

但是光有奮鬥的精神還不夠,還要有結緣的性格,要肯跟人結緣,肯幫助人,不是光為自己,光為自己也不能解決問題。別人都沒有問題了,別人的問題都解決了,當然我就沒有問題。

所以當今的社會,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單獨存在,沒有人賣麵包、沒有人賣麵條、沒有人在電力公司服務,哪裡有電可以用、哪裡有東西可以吃?沒有人駕駛,哪裡有車子坐?要有很多人的因緣,我才能存在,所以大家要感謝因緣,要結緣,不要結怨,這個社會,要爭氣,不要生氣。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