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3.06
2054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1

日本設計師鳥居YUKI的作品,充滿鮮明色彩及大膽圖樣。1962年,當時19歲的她,在母親的時裝展上出道,往後鳥居YUKI每年都會發表兩季新作品,60年來不曾中斷;去年她還出版散文集《80歲,活得快樂的80句話》,分享自己的人生觀。鳥居YUKI分享:

「過好生活的最大祕訣,就是要懂得如何取悅自己。」



2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為了陪伴妻子走過憂鬱症,2022年他提前退休,除了安排妻子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及心理諮商,還陪伴太太散步、追劇、出遊等;經過兩年悉心照顧,太太走過低潮,兩人還合著《牽手就不放手:穿越憂鬱流沙》,分享憂鬱症相關知識。陳良基說:

「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3

曾因為主持節目《江山萬里情》而紅遍半邊天的崔麗心,在事業剛到巔峰之際,她卻選擇放下主持棒,一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初期,因為匯率等問題,他們a準備的資金「縮水」了,她轉攻網路電商事業,順利度過財務危機。回顧過往,崔麗心從未後悔過離開演藝圈,她認為:

「人生沒辦法重來,何必把時間浪費在『如果選了另一條路會怎樣?』的想像中,繼續往前走就對囉。」



4

35歲時,賴於廷被宣告罹患乳癌,更因此被夫家要求離婚;抗癌期間,她曾加入癌症關懷團體,並加入關懷義工行列,一投入就是20年。在陪伴癌友的同時,她不僅修補了內心傷痕,也重新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賴於廷說:

「疼痛是活著的證明,逆境也可能是生命中的一種幸運。」



5

50歲那年的郵輪之旅,孫珣恒突然中風倒下,成為他改變人生下半場的契機;他開始思考自己有哪些夢想清單,並研究日本、美國、澳洲等關於「終活」(臨終前的準備活動)的資訊,彙整出版成《終活筆記》,提醒大眾做好生前規畫的重要性。孫珣恒表示:

「『終活』的重點不是『終』,而是在人生到終點站以前,你怎麼好好地活。」



6

2004年,趙衛紅送兒子上畫畫班時,被畫室的藝術氛圍感染,自己也報名上課;2014年,她因為經濟壓力,開始到中國大陸江蘇史塔街市擺攤賣菜,也暫時擱下畫筆。5年後,家中經濟穩定了,她把畫畫工具搬到菜攤,一邊賣菜一邊創作,2021年更舉辦自己的畫展。趙衛紅說:

「要在生活中保持熱情,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



7

胡光中在16歲時就前往利比亞求學,後來與妻子在土耳其定居;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數百萬難民流亡至土耳其,夫妻倆不忍見到孩童為了生計當童工,他們開始募款,2014年創辦滿納海學校(Manahal),把孩子重新帶回學校。胡光中的理念是:

「我希望這些孩子有助人的力量時,可以想到有人幫助過他們,並把這分力量傳遞下去。」



8

廣達電腦能一直跑在科技的前沿,技術長張嘉淵功不可沒。投身科技業的他,也是個古典音樂迷,在孤獨的研發路上,古典音樂是支撐他的平衡器;除了研究AI伺服器、超級電腦,他也推動「新生兒重難罕病5G救護車」等專案,回饋社會。張嘉淵認為:

「世界會根據你的意志改變,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