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nsplash
文/劉克襄
從新竹新埔一處叫水汴頭的小站下車,試著翻山越嶺去關西。
遼闊的休耕地,一條條土壟,有農民在整理,準備栽種仙草,取代去年的水稻。一路蜿蜒的緩坡郊野,大抵如是之輪作。
走到農路盡頭,幾位老人家在伯公廟拜拜,或佇立菜圃,其中還有一位坐著輪椅。乍看彷彿都在享受,冬日暖陽的烘晒。
我們熱情的揮手,他們遠望過來,紛紛舉手回禮。有此美好的互動,我遂決定在此打尖。幾位隊友特別繞至伯公廟慇懃地請安。閒聊下方知,坐在輪椅的阿婆,正處於沮喪的狀態。
原來,昨晚有人摸黑到此,偷採了芥菜和高麗菜。
只見她指著,一早被偷摘的菜田,口中念念有詞,「這小偷真的是沒良心,辛苦的耕種,可以收成了,卻被摘走。」
旁邊的老先生,邊除草邊說,「沒關係啦,不是還留了四、五顆嗎?夠我們吃了。」大夥兒也在旁安慰,阿婆才稍感釋懷。
繼續上路,繞到竹16,車輛來往多了。接近南和國小時,一對老夫妻,剛好騎摩托車回來。車上載滿芥菜,正要悉心處理。
他們運回的芥菜有兩種,彎腰的和直挺大葉的。阿婆告知彎腰的直接炒食便很清甜,如果是直挺大葉的,必須先汆燙,才能去掉粗澀的口感。直挺大葉的因而多用來晒乾,朝鹹菜或梅干菜的內容製作。想要完成,都得花上好些天的日晒手續。
今年歲末,長時良冬。芥菜栽種豐收了,他們很滿足。阿公已八十七歲,看到我們一路徒步非常羨慕,不斷喃念著,以後也要到處走逛。走路健行,無需大本事,只要有信心,隨時都可出發。我們立刻邀請他,何妨小走一段,體驗長距離的快感。
談得盡興,他們突地告知,只要喜歡,眼前的芥菜都可帶走。芥菜一顆猶若籃球大,放進背包委實不易。若手上拎著一把,走路也有些麻煩。從這裡到關西,還有十公里的路程。大家面面相覷,沒人敢接受這麼可觀的禮物。
阿婆不禁再探問,我們要去哪裡。那種熱切的感覺,好像若不方便背負,他們可以騎車載到那兒再相贈啊。這下我們更不好意思,急忙再客氣地婉拒。
怎知,突然有位陌生女士經過,聽到可以隨意取走,馬上湊近,一個人便帶走了三把。老人家雖和善,恐未想到竟有人如此貪心吧,可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又或者,芥菜既然豐收,有人想要,自當跟大家和樂分享。
三把芥菜不好攜帶,那位女士後來還厚臉皮,跟老人家索取塑膠袋。我們尷尬地避離,生怕跟這位陌生人站在一起。
繼續沿竹16往前,一戶公寓栽植著高大的七里香圍籬。裡面的住戶,從樹牆後像狗一樣頑皮地探出頭,笑嘻嘻的跟我們招呼。原來是對中年夫婦,帶小孩回鄉下探親。
他們聽到一群人快樂經過的笑聲,非常好奇我們是從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知道目的後,隨即從圍籬遞過來一大袋桶柑,請我們食用。陽光下一路跋涉,我們自是吃得津然有味。他們看得樂開懷,又從家裡取出一大箱砂糖橘。
若只是送兩三顆蔬果或橘子,多少有著禮輕人意重的溫柔。如此毫不吝嗇的大量捧出,應該是喜歡這樣廣結善緣。
後來經過幾戶擁有庭園的別墅,各個門禁森嚴,門口懸掛著生人勿近的警告標語。此舉意味著,不喜歡陌生人干擾或窺探。相對於先前兩戶人家,主動跟路人分享自己栽種的果物,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感懷。
宜蘭縣的菜園。圖/羅建旺
過往的經驗裡,這些豪宅住戶較少會跟路過的人招呼。他們以為擁有別人沒有的珍貴事物,因而對人常保持防範之心。但我們在路上認識的一般農民,沒什麼好失去的,往往綻露赤子之心。
由此角度審度生活,一個人若心胸開闊,人生觀想必豁達。那些農民樂於跟人交流,共創歡愉,才真是富有的人家啊。
昔時陳冠學前輩視淳樸的鄉下田園,乃人生最富足的世界。我的富有卻是,遇見在此生活的庶民。他們的居家沒有藩離高牆時,看待他人或事情,往往會不自覺地孕育出美善行為。
更進一步說,身為一個路人,我沒法去創造一個桃花源村,或是理想國。但行有餘力,至少可以規化無數條,美麗的人生徒步路線,跟一群志趣相同的友人結伴,在自己的家園,遇見這樣富有的人,且跟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