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生門破除各種法的執著,在「豎破法遍」的角度,有:破有(從假入空)、破無(從空入假)、雙非二邊(中道正觀)三種。從假入空中,又可從:見假入空與思假入空來論述。而見假入空,內容分:見假、空觀二門。如圖{1}:
凡夫對世間現象,容易以自己所見,對六塵境產生執著分別,是名見惑。有了見惑煩惱,就會障礙對無自性空的體悟。若能見到無自性的空理,就能斷除見惑。見惑內容,分四種:一、單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四、無言見。
一、單四見:指執有、執無、執亦有亦無、執非有非無。在「執有」中,指: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煩惱。
凡夫一旦執著世間「有」為的現象,就會與「我」相應,即是「我見」。以我來執取世間的斷常,是為「邊見」。因為有我見、邊見,對世間、出世間因果,撥無因果,是為「邪見」。執著這種錯誤觀念修道,希望通達涅槃,是為「戒禁取見」。執此「戒取見」是真實的,其餘的是妄語,不接受其它看法,名為「見取見」。此五種,即是根本煩惱的五利使(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對自己喜歡的一切產生「愛」;對不喜歡的產生「瞋」;我了解他不了解,就產生「慢」;不知所見的一切,是煩惱所造作產生的果報,是為「癡」;對事情常猶豫不決,是為「疑」。這是五鈍使的內容。
五利使與五鈍使(貪、瞋、癡、慢、疑)等十種煩惱惑,是欲界苦諦中所斷的;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我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瞋,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如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