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因人力不足難以大幅增班,機位供給量約是2019年的8成,導致暑假前機票價格居高不下。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解封已1年半,許多行業缺工狀況未解,多個國際機場和航空公司因人力不足難以大幅增班,機位供給量約是2019年的8成,導致暑假前機票價格居高不下,航空觀光業認為,若暑假後整體航空人力能有效擴增,票價才有望下調。
日本是去年國人海外旅遊人次最多的目的地,票價普遍偏高,但仍吸引非常多人前往。
在台灣飛航的106個國際航點中,東京成田載客量有289.5萬人次,高居各國際航點之冠;日本大阪排名第2,載客數有255.2萬人次;第3是南韓首爾仁川機場,有227.2萬人次。
這三大載客量航線中,東京和大阪平常日的票價都較疫前上漲約4成,仍不影響旅客前往意願。
今年清明連假東京成田機票同樣偏高,廉價航空含稅價(不含行李托運)要1.9至2.2萬元,傳統航空則要2.4至3.2萬元(含稅費、餐飲和行李托運)。
大阪因逢櫻花季票價更高,廉價航空含稅價(不含行李托運)要2.2至2.7萬元,傳統航空則為3.2至4.5萬元(含稅費、餐飲和行李托運),票價上漲近1倍。
去年各國際航線平均票價約較疫前上漲3至4成,連續假期還大漲1至1.5倍,但旅客仍瘋狂搶票,加上各航載客率也相當好,去年各航客運獲利也創新高。
台灣虎航去年載客率達86.6%,位居四大國航之冠;排名第2的是長榮航,載客率也有80.1%;華航和星宇載客率分別為75.8%和75.4%。
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