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BIG》講述的是兒癌病房裡故事,充滿了歡笑與淚水,左起為鄭又菲、廖慧珍、努拉、滕韋煦、謝以樂。圖/米倉影業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小小的年紀,有著大大的力量!」在兒童癌症病房裡,每一次笑容都顯得珍貴,每一滴淚水也都格外令人揪心。馬偕紀念醫院日前特別包廳,包括兒童醫院院長許錦城及兒童醫務部主任紀鑫等,多達200多位馬偕人與眷屬,一起走進電影裡的兒童癌症816病房,體驗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奮鬥故事,感受一場笑淚交織的生命教育。
由魏德聖導演執導的電影《 BIG》,深刻描寫兒童癌症病房裡的情感與6個家庭故事,播映後好評不斷,馬偕醫院於25日晚間包場包廳,讓馬偕人及眷屬到場支持,映畢後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與導演魏德聖及劇中人大衫,一同步入影廳,獲得熱烈掌聲。
張文瀚表示,透過導演細膩的描述與演員們精湛的演出,以及所有幕後團隊的努力,才能完成這部非常感人的作品。為同時慶祝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周年,也邀請6個治療結束、持續追蹤的兒童家庭觀影,一起與馬偕團隊看這一場來自於病房的奮鬥故事,全場並給予他們愛的鼓勵,場面溫馨感人。
魏德聖導演也在百忙中前來,他表示,一直想寫一部充滿歡樂與生命力的兒童病房的故事,希望藉由電影,讓生病的孩子,可以去最想去的動物園,讓人感受到脆弱的生命中,呈現的堅韌毅力,進而能珍惜幸福美好的當下。
魏德聖有感而發說,「BIG」這個詞在他心底代表的意思,是孩子們在為生命奮戰時,就像個勇敢的戰士,「最小的,卻是最強的!」在面對「生活」與「生命」的問題時,如何樂觀、有勇氣的看待,將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他也期待藉此「讓醫護人員找回工作的熱情,灌注正能量,繼續往前進。」
馬偕醫院包廳看電影,感受電影《BIG》傳達的癌童心聲與醫護之愛。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醫院文課課長林錚卉表示,此次分別於台北及淡水進行二場次包廳觀看電影《 BIG》,開放索票即秒殺,反映非常熱烈,在觀看電影之前,員工也熱烈參與「心情話語」分享,次日由張文瀚院長抽出三位幸運兒,有病房護理長寫到「希望透過《 BIG》 影片,更能感受到幸福職場所傳遞的愛,讓生病的人,領受全人的照顧」。第二場將於3月2日在淡水包廳,同樣索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