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寶媽怨產後「溼一片」 妙手醫免開刀解決漏尿苦

陳玲芳 |2024.02.25
367觀看次
字級
蕭子玄醫師指出,治療應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必須考量其年齡、運動量、生活習慣及與伴侶關係。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42歲熱愛運動的雙寶媽,因產後跳舞或跑步時總會憋不住尿,抱怨「經常溼一片」,只好整天在家看電視,導致體重暴增,讓她十分苦惱;就醫檢查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由於患者排斥手術,醫師建議採用尿道填充注射療法,果然大幅改善漏尿情形,讓她重拾健美人生,也更有自信出門「晒嬰」。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女泌尿科主任蕭子玄指出,應力性尿失禁是指當大笑、搬重物、咳嗽或打噴嚏時,腹部壓力突然增加,連帶造成膀胱內壓力也上升,萬一患者的尿道阻力太低,就會導致尿液漏出,好發於多次生產、胎兒體重較重、停經後及肥胖的患者。

蕭子玄表示,若只有在用力咳嗽或跳躍才會漏出一點點尿,平時不需護墊或衛生棉保護,這類患者適合較保守治療,反而是起身或走動就會漏尿,平時需使用護墊才不會弄溼褲子,則屬於嚴重等級,治療選項應較積極。

蕭子玄指出,治療應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必須考量其年齡、運動量、生活習慣及與伴侶的關係,並根據骨盆肌肉肌膜層對排尿器官的支撐力量及漏尿嚴重度,再規畫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通常會先透過提肛訓練等保守性治療觀察恢復情形,若改善幅度有限,則會建議中段尿道懸吊微創手術治療。

醫師提醒,許多女性長期為「應力性尿失禁」所苦,因羞於啟齒、不敢就醫,影響生活品質;擺脫尿失禁的第一步,是積極就醫。圖/亞大醫院提供

不過相較於微創手術仍有傷口問題,許多怕痛的女性期待能有「比微創更微創」的治療方式,則會建議採用經由膀胱內視鏡填充物注射在尿道,藉此增加尿道的阻力,改善應力性尿失禁。

蕭子玄提醒,許多女性長期為「應力性尿失禁」所苦,因羞於啟齒、不敢就醫,影響生活品質,其實應力性尿失禁治療方式相當多元,醫師完整評估後,會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式,所以積極就醫,是擺脫尿失禁的第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