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2.22
5434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01.

全職主婦在小孩離巢後,往往就失去生活動力,但林琼姿卻打破這個刻板印象;2018年,她獨自踏上108天的郵輪環球之旅,穿越2大運河、越過3大洋,不僅登上紐約帝國大廈,還看到冰島極光,寫下熟齡壯遊的人生成就。林琼姿表示:

「明天會更好不見得,但明天會更老是事實,把握當下,想去就別顧忌太多。」

02.

大學主修工業管理的陳彥璋,在社會局服替代役時,邂逅難忘的街友家族;退伍後,他成為救世軍社工,期盼透過陪伴,撕掉外界貼在街友身上的標籤。10多年來,陳彥璋反覆目睹快成功站起的街友再次跌倒,也曾氣餒、想放棄,但他仍想運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街友自立。陳彥璋認為:

「去掉汙名化,才有可能討論改善困境。」

03.

2005年,原本從事教職的楊淑華進入美濃社區大學工作,首次接觸到農業和土地,自此改變職涯;2015年她回到家鄉台南佳里,與阿嬤一起下田耕作,並成立「洄稻佳里」品牌,堅持以種植田菁、太陽麻、豆科植物作為天然綠肥,調整土壤體質。楊淑華相信:

「土地自有步調,要學會聽懂大自然的訊息,減少人為擾動,才是尊重土地的作法。」

04.

法國醫生安妮瑪莉.祖孟(Anne Marie Chomat)在瓜地馬拉做博士論文研究期間,見到當地婦女嚴重的心理創傷後,她在2009年創立組織「好種子」,讓婦女組成「小圈子」,分享自救方法、紓解精神壓力。義工茱莉亞.曼迪斯(Julia Méndez)分享:

「我看到堅強的自己,有能力做以前恐懼的事情。」

05.

15歲時,陳怡安成為中華民國運動史上第一位奪得奧運金牌的選手,儼然成為當時的國民女神;只可惜,她卻因傷被迫退休,轉任過記者、主播、主持人,後來更經營自創手工肥皂品牌「AnnChen陳怡安手工香皂」,打造精采的退役人生。陳怡安說:

「退休了,要學習走出去跟社會連結,也要走進內心,跟內在的自己連結,找到可以持續創造價值的事情。」

06.

就讀植物病理學系時,周經智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待在實驗室裡,因此決定走公務體系;畢業後開始準備高普考農業行政,他看課程影片、自行上網找解答、到處問人,克服行政法、統計學等弱科,一年就高中高考狀元。周經智表示:

「比你優秀的人,往往都比你努力。」

07.

德國工程師菲力士.博格(Felix Böck)2016年在加拿大創立「ChopValue」,賦予廢棄竹筷第2次生命,改造成杯墊、桌椅等家具,還可以當成地磚或建材;至今,已回收超過1.33億竹筷,為地球減少逾669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博格認為:

「廢棄物是不會消失的,唯有用環保角度重新界定被棄置的資源、賦予它們新價值,才算是把廢棄物處理好。」

08.

「7+2計畫」是登山界著名探險任務,需要攀登世界7大洲最高峰,並徒步到達南北2個極點,中國大陸登山家欒鈺堃以此為目標積極鍛鍊體能,他率先挑戰聖母峰,歷經凍傷、氧氣不足等挑戰,一邊哭一邊咬牙堅持,於2023年5月成功登頂。欒鈺堃分享:

「世界之巔真正在眼前時,才會發現人類多麼渺小,人生多麼短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