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龍‧佛陀篇】釋尊降世‧龍王護持

文/沈明信整理  |2024.02.21
408觀看次
字級
圖/吳亞鴻

文/沈明信整理

若要舉例印度與中國文化兩者的最大共同點,想必就是神話中的龍了。然而印度的龍稱為那伽(Naga),其形象是身型巨大的蛇,這點又與中國龍不同。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此佛經裡有不少關於龍的典故,甚至被視為佛教的護法,故有「天龍八部」之說。與中國龍不同的是,在佛典中出現的這些護法龍,乃是龍王,為龍族的首領,最著名的有「八大龍王」。

根據佛教的說法,龍可分為「法行龍王」及「非法行龍王」兩種。法行龍王的嗔恚之心比較薄弱,常常憶念福德,隨順法行,秉持善心,依時降雨,令世間的五穀莊稼成熟。

非法行龍王則相反,它們不順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婆羅門,以惡心興起狂風暴雨,摧毀地面上的農作物。因為業報之故,非法行龍王的鱗甲裡,有無數的小蟲在齧咬。為了止癢,於是就跑到日晒的沙灘上,用沙子來摩擦它的鱗甲,此為「熱沙炙身苦」。

護持佛陀,龍王身作傘蓋

佛陀駐世八十年,在他的生平事跡裡,曾遇到法行龍王,也曾遇到非法行龍王,而且都是燴炙人口的名場面。

佛陀未出家時,為迦毗羅衛城的悉達多太子。根據記載,佛母摩耶夫人在返回娘家待產的路上,於藍毗尼園動了胎氣,於是手攀無憂樹枝,從腋下誕生了悉達多。

太子平安順產後,諸天趕來禮敬,難陀龍王和跋難陀龍王兩兄弟盤旋於天上,一左一右,各吐一股清涼、溫暖的淨水為太子沐浴。後來,這個場景又演化成中國佛教最為熟悉的「九龍吐水」。

再來,便是佛陀於菩提伽耶成道,端坐於菩提樹下。不料六周之後天昏地暗,暴雨驟降,目支鄰陀龍王現身,以自己的七頭為傘蓋,為佛陀擋風遮雨。此景亦廣為流傳,多見於後世的繪畫、雕塑之中。

佛陀是世間的明燈,是無上的福田,值得眾生不惜生命,供養護持。在佛典中,也有不少佛陀降服惡龍的故事。

有一回,佛陀要到摩竭陀國弘法,路經伽耶山,觀察到因緣成熟了,想要度化拜火教的首領優樓頻羅迦葉。

優樓頻羅迦葉是一名老參了,根本不把年輕的佛陀放在眼裡,便故意讓佛陀住在一間石室之內,室內有一條毒龍盤踞。入夜之後,毒龍昂頭吐舌,噴出毒煙毒火,但對寂然不動的佛陀,無法傷到絲毫半分。

翌日,佛陀安然無恙地走出來,優樓頻羅迦葉見狀大驚,知道是遇到了真正的高人。佛陀對他說:「外在的火不足畏懼,可怕的是心中貪嗔痴三毒之火。祭祀火神並不能獲得身心的清淨自在,唯有熄滅三毒的猛火,才是究竟解脫之道。」

優樓頻羅迦葉聞言如大夢初醒,率領弟子們集體皈依了佛陀。

以佛法降伏內心的三毒

再有一則典故,發生在摩竭陀國。此地因為佛陀的教化,人人奉持五戒十善,感得諸龍鬼神皆為善,風調雨順,災厲不起。

當地有一名婆羅門,能以咒術制伏肆虐的惡龍,如今淪為無用武之地。婆羅門心生惡念,以供養阿羅漢的功德,祈願化身為大力毒龍,摧毀整個摩竭陀國。

佛陀接受阿闍世王之請,前來降伏毒龍。惡龍使盡法術,極盡所能都傷害不到佛陀,只得迅速遁入泉中。佛陀伸足踩住龍頭,令其掙脫不得,於是被降伏,合掌懺悔。

佛陀很慈和地對它說道:「你應當受持五戒,成為優婆塞。」於是,毒龍和妻兒都受持五戒成為優婆塞,慈心行善,不再施降雹霜,摩竭陀國因而風雨順時,五穀豐熟。

唯有佛法能降伏我們內心的貪嗔痴三毒,這是佛陀降龍給予我們的最佳啟示。



(轉載自《普門雜誌》二八七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