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典故篇】飛龍在天.鯉躍龍門

文/沈明信整理 |2024.02.07
700觀看次
字級
圖/吳亞鴻

文/沈明信整理

自古以來,龍被中華民族所尊崇。而被尊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的《易經》,首卦便是以龍為代表的乾卦。

乾卦以六條陽爻為卦象,喻示了龍六種不同的境遇,可以做為我們的人生借鑒,分別是: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

潛龍勿用:剛入社會的人,對於環境是否合適,以及日後的發展,皆無法預知,應該潛心充實自己,等待時機成熟,所以叫潛龍勿用。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胸懷大志的人,若能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則萬事俱備。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一名君子如果整天勤奮不休,晚上還戒惕謹慎,就算是遇到危險,也不會招來災難。

或躍在淵,無咎:龍要飛躍而起,或是停留在深淵,皆要順應時勢,能屈能伸。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事業到達了人生巔峰,功成名就,同時得到有權位者的幫助,適合大展宏圖,建功立業。但一定要謹慎利用這種大好形勢,珍惜來之不易的成就。

亢龍有悔:當一個人到了最高的職位,如果脫離群眾,就會高處不勝寒,失去大眾的支持。

乾卦以龍為喻,告訴我們,為人處世應該把握好「度」;行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做事適可而止,身在高位更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

雖然龍只存在於傳說之中,但中國人對於世上有龍是深信不疑的,從我們常用的成語「葉公好龍」、「畫龍點睛」,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畫龍點睛,一飛沖天

春秋時期,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諸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非常喜愛龍,居家陳設,無一不是龍的圖形。

有一天,這事被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心中大為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它從天上飛到葉公的家裡,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裡。

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被嚇壞了,呼叫著逃走。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

「葉公好龍」是一句成語,比喻一個人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表裡不一。

再說「畫龍點睛」。梁朝有位畫家名叫張僧繇,有一年他奉梁武帝之命,在金陵安樂寺的牆上畫四條金龍。這四條龍栩栩如生、維妙維肖,與真龍竟沒有什麼差別,唯獨沒有眼睛。

眾人紛紛提出質疑。張僧繇卻笑著說:「一旦畫了眼睛,這四條龍可就要飛走了。」

只見他提筆一點,天空忽然烏雲密布,緊接著一陣電閃雷鳴,被點睛的兩條龍竟震破牆壁,凌空飛起,最終消失在雲層中。

「畫龍點睛」讚美了畫家的技藝,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或做事的關鍵部位處理得好,使得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鯉躍龍門,再非凡魚

在所有龍的典故之中,「鯉躍龍門」應該是最廣為人知、激勵人心的了。

所謂的龍門,位於今日山西河津市的黃河峽谷。相傳由於黃河河水渾濁,一般魚類不能存活,只有耐汙的鯉魚生長良好,身上長著金黃色的鱗片。

古人發現每年的春季,這些金色鯉魚會逆水上溯,在龍門跳躍,但是峽谷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跳過去。

民間因此傳說,黃河裡一群鯉魚聽聞龍門的風光,到此觀光。彼時龍門尚未鑿開,其中一條大紅鯉魚倡議跳過龍門,一覽山後風光。只見牠縱身一躍,落到山南的湖水之中,一眨眼變成了一條巨龍。

餘者見狀,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上。

現代科學則指正,傳說中的鯉魚應該是中國古代的鱘魚,魚群跳水,其實是鱘魚為繁衍後代的一種正常現象。由於龍門的地貌,正是鱘魚理想的繁殖地點,所以吸引魚群到此,卻被古人誤為「鯉躍龍門」。

千百年以來,「鯉躍龍門」的故事,振奮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不論環境多麼艱難,都要懂得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轉載自《普門雜誌》二八七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